从谣谚看宋代社会的近世化倾向

发布时间:2017-11-11 16:15

  本文关键词:从谣谚看宋代社会的近世化倾向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谣谚 近世化 世俗化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谣谚这一非主流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宋代社会。文章通过谣谚反映的宋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谣谚本身的特点,来阐述宋代社会近世化的特色。在这里,谣谚是载体,也是内容本身;在引述谣谚的同时,也适当关注其相关的语境,并且结合了其他文献资料。宋代的近世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谣谚材料反映出来的宋代社会,就体现着这种鲜明的特色:政治上表现为贵族统治向君主和士大夫共治的转变;经济上表现为民间商业的繁荣和纸币的出现;文化上表现为汉代以来的以注疏为主的经学,变为疑经惑古的宋学;教育上表现为科举和学校教育的兴盛;社会生活上表现为更趋世俗化和功利化。而谣谚本身则表现出世俗性和多样性。总之,宋代社会是由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的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志辉;世界的去魅化与人的谦虚及傲慢——世俗化处境中的人与上帝的关系探微[J];学术交流;2004年02期

2 李庆宗;现代化与形上迷失[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徐洪兴;世俗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南怀瑾现象”之我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闫天灵;略论中国古代宗教的世俗化发展[J];西北史地;1997年04期

5 柯汉琳;文学的世俗化与文人心态的世俗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樊美筠;明代的审美世俗化运动及其启示[J];浙江学刊;1998年02期

7 刘盛平;浅议哲学的通俗化——《苏菲的世界》的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1期

8 蔡伟堂;敦煌佛教造像汉族化与世俗化的形成[J];敦煌学辑刊;2005年01期

9 郭和平;无难度无深奥的哲学无魅力——简议大学哲学教材的改革[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高媛;“世俗化处境中的基督宗教”学术研讨会述要[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珍;;浅谈健康教育中语言的运用[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马连芬;;宗教启示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剑澜;;康德的启蒙之问[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荣;;论秦代国家的藏书与图书[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陈孝英;;赵本山与中国小品热[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7 刘秀晨;;抓住机遇 勇于探索 绘就首都现代园林新景观[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8 罗瑞宁;;转型期文学“欲望化写作”根源与批判[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车玉玲;;现代性视域下的后形而上学[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10 罗明星;;论儒家道德优势的生成——基于道德与历史的分析[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瑜;从历代谣谚窥见中国历史[N];北京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方磊;保单通俗化为何无人跟行[N];中国保险报;2005年

3 记者 侯志鸿;通俗化保单今秋“开花结果”[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孔丽频;“通俗化”条款直击保险责任黑洞[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记者 黄蕾;平安“白话保单”,,改“你我他”就是通俗化?[N];国际金融报;2005年

6 易睿;首创安泰京城力推通俗化保单[N];中国保险报;2005年

7 周e

本文编号:1172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72129.html

上一篇:齐灭国研究  
下一篇:唐代死刑的减轻探析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