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史记》异文的训诂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4:12

  本文关键词:《尚书》《史记》异文的训诂价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尚书 史记 异文 训诂价值


【摘要】:《史记·五帝本纪》在引用《尚书》资料时,几乎是在用今译的方法把《尚书》中的一些诘屈聱牙的语言转换成汉代的语言。因此,如果我们把《史记·五帝本纪》与《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和《皋陶谟》加以对照,校勘其用字的差异,则往往可以据此来探求和考释出《尚书》中的某些疑难词句。具体而言,《尚书》、《史记》异文的训诂价值主要体现在由异文而识异体字、由异文而明通假字、由异文而系联同源词、由异文而知同义词、由异文而知词义句意、由异文而明句式、由异文而定前贤注释之是非等七个方面。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
【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289
【分类号】:K221.04;K204.2
【正文快照】: 古书异文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古书在不断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在这些不同的版本中,因传写、抄录、刊行而难免出现一些异文现象;二是人们在引用某种古书时因所依据的版本不同,或引用时因抄录的讹误而出现一些异文现象。这两种异文,往往皆古人所谓“书三写,鱼成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经”首篇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陈立柱;;战国时宋都彭城辨[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6 王有卫;;古文献中篆文及其篆楷对应错漏举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刘精盛;;郭编《古代汉语》指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陆生发;;浅谈“鬼才”与道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李杰;;《韩非子》中的助动词“欲”与“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中国传统茶禅美学思想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俊潮;杨定;;蜚”、“,

本文编号:1236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36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