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北朝时期长安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9 05:24
本文关键词:十六国北朝时期长安城研究
【摘要】: 位于今西安市西北的长安城除了作为西汉王朝的都城外,在十六国北朝时期还是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的都城,历时近800年,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时期长安城在因袭汉长安城旧城的基础上,对其多有修缮和营建。十二座城门和宫殿建筑多被修缮、利用。未央宫和长乐宫仍被作为主要宫殿使用,只是名称因时代不同多有变化,实际使用范围可能也比之前缩小。此外,城中还增建了一些宫殿和礼制建筑设施。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统治中心不断转移,大规模的强迁人口也随之流动,又往往是大区域性调动。人口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长安经济呈现波浪线式的发展趋势。当长安作为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五朝都城时,可谓经历了短暂的小康之世,而在每个政权败亡时又历经浩劫,深受破坏。 十六国时期的“五胡”和北朝时期的鲜卑纷纷南下在长安建立政权,加之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使得长安不仅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也是外来文化传入的孔道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基地。人口的流动与对外关系的变动、民族融合与文化的互相交融,带来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从而形成以汉族文化为主、对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融合型长安文化,为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9.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由淑敏;曹魏时期长安城人口变动与地方治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6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3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