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社会的妾
发布时间:2017-12-02 03:01
本文关键词:明清社会的妾
【摘要】: 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这一制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几乎与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一并产生。妻、妾在婚姻与家庭中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妻相比,妾没有经过明媒正娶。因此,在礼制上,只能算是半个主人,妾的身份始终是家中的卑属,地位是比较尴尬的。尽管如此,妾的队伍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到了明清时期,妾几乎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古代中国的蓄妾传统之所以盛行不衰,最主要的是人们受中国传统社会宗法观念的影响。古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古人以生子继宗、不绝香火而纳妾是最大、最正当的理由。于是,那些出身穷苦的良家女子以及出身于贱民阶层的奴婢、优伶娼妓等等便成为了妾的队伍中的主要成员。妾的卑微出身,导致她们无法体会婚姻的庄严与神圣,通常以买卖、馈送、抵债等形式成为他人之妾,不可能拥有妻的尊贵身份与地位。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导致了家庭内部的妻妾之分、有嫡庶之别,也就导致了纷争不断,导致家庭关系的复杂化。妾与家族、夫、妻、子孙辈、奴婢等都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这些联系中,妾往往处于劣势的状况。鉴于此,我们也就知道,明清时期的妾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其身份与地位都处于一种尴尬与边缘化的境遇之中。明清时期妾的真实生活到底是如何?本文会从多个角度向大家展示一幅明清社会的妾的生活画面。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K2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超;;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内涵与当代家庭文化建设[J];成功(教育);201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海静;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妾妇形象探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亚东;《金瓶梅》到《红楼梦》的妾形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3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4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