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的海南书院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09:23
本文关键词:明清两朝的海南书院研究
【摘要】:明清时期,海南岛的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发展繁荣,这一时期也是海南书院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系统论述了这一时期海南书院的发展状况,并对海南书院发展中所呈现的特点,以及书院对地方教育的影响等,做了论证分析和评估。与内陆文教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海南书院的诞生稍晚,发展速度比较慢,制度与学术上的建树也不多。但具体到海南而言,书院对当地的教育文化的确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海南人材的培养基地。海南书院从明代开始进入逐步繁盛的局面,管理制度渐臻完备;到清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更完善的管理体制。明清两代,海南共有大小书院六十多所,分布在琼属各县,在教育比较落后,官学不很发达的古代海南,书院在教育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历史功绩远远超过了官学。海南书院对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启发民智、教化民风等方面,都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古代海南文教事业的一个亮点。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4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丽萍;清代甘肃书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雪萍;雍乾时期广东学政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5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