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与“杂种胡人”——兼论安禄山的出身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04 09:23

  本文关键词:“杂种”与“杂种胡人”——兼论安禄山的出身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九姓胡 粟特 杜甫诗 营州 旧唐书 兼论 李元谅 轧荦山 《资治通鉴》 仆固怀恩


【摘要】:正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安史叛军首领安禄山被学者认定为出身于粟特人,有关粟特人在安史之乱中的动向和作用也成为史学界讨论的议题。其中,杜甫诗在言及安史叛军时屡次使用"杂种"一词,也被作为重要史料引用。本文试图对这一概念的相关史料做进一步梳理,并进而对安禄山出身为何被记载为"杂种胡人"提出解释。一、"杂种"之涵义及其作为"胡人"的修饰语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安史叛军首领安禄山被学者认定为出身于粟特人,有关粟特人在安史之乱中的动向和作用也成为史学界讨论的议题。其中,杜甫诗在言及安史叛军时屡次使用‘‘杂种”一词,也被作为重要史料引用。本文试图对这一概念的相关史料做进一步梳理,并进而对安禄山出身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惠琴;陈海涛;;从家世渊源观念的变化看唐代入华粟特人的汉化——以墓志材料为中心[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00期

2 刘永连;;“狐”与“胡”关系再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李鸿宾;;唐代墓志中的昭武九姓粟特人[J];文献;1997年01期

4 程越;粟特人在突厥与中原交往中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钟焓;安禄山等杂胡的内亚文化背景——兼论粟特人的“内亚化”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蒙元质子政策述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彭玉平;;王国维、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夏维中;吴恬;;关于朱元璋出生前后的“圣瑞”问题[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8 方胜;罗芳芳;;“九华四俊”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10 高楠;宋燕鹏;;墓田上诉:一项南宋民间诉讼类型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鸿生;;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束锡红;;伯希和与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考论[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6 王建;;张政p嘧ⅰ短迫怂侵参铩忿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建春;;“识宝回回”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马建春;;“识宝回回”与中国珠宝业的发展[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9 李华瑞;;论儒学与佛教在西夏文化中的地位[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10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朱亚兰;王安石咏史诗与北宋中期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万钧;昭武九姓国及其音乐舞蹈艺术的东传[J];敦煌学辑刊;1986年02期

2 陈海涛;汉唐之际粟特地区诸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J];敦煌学辑刊;1999年01期

3 陈海涛;敦煌粟特研究历史回顾[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4 芮传明;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粟特人活动探讨[J];史林;1992年03期

5 索罕·格日勒图,斯林格;《蒙古秘史》所传“苍狼神话”与“阿阑豁阿神话”[J];蒙古学信息;2001年03期

6 何星亮;;稽胡语若干词试释[J];民族语文;1982年03期

7 曹旅宁;昭武九姓与安史之乱关系辨证[J];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8 李域铮;;西安西郊唐俾失十囊墓清理简报[J];文博;1985年06期

9 尹申平;邢福来;李明;;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J];文物;2001年01期

10 李鸿宾;;唐代墓志中的昭武九姓粟特人[J];文献;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川;谈胡说蕃 更上一层——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评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2 许序雅;;唐朝与中亚九姓胡关系演变考述——以中亚九姓胡朝贡为中心[J];西域研究;2012年01期

3 林悟殊;值得青年学者取法的西域史研究专著──读《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J];西域研究;2001年01期

4 许序雅;;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朝对来华九姓胡人的管理[J];西域研究;2014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250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50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