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诏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02:14
本文关键词:刘宋诏书研究
【摘要】: 诏书是皇帝旨意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意志的直接反映,是中国古代政令得以顺利下达和施行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选取了南朝刘宋这个皇权重新回归政治中心地位的时代,以这个时期的皇帝诏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诏书与国家政策决策的密切关系。 第一章,探讨诏书的来源,这也是政策的形成原因,是诏书形成过程的起始。大部分的诏书是中央政权集团集体意见的表现,也有一些是皇帝的私人意愿表现。这是因为在中央集权的条件下,皇帝的意见总是处于最顶尖的位置。但是作为统治阶层的代表,皇帝必须接受臣下关于国家治理的意见,这就产生了诏书的其他来源。 第二章,介绍诏书的分类情况,从内容上给诏书定性。诏书的内容的不同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变化,能反映出当时时代背景变化的特点。并且,由于皇帝的个人因素的不同,导致各个时期的诏书在内容上有明显的期间性。在此选取几种刘宋时期诏书分类中的典型形式进行分析。 第三章,谈论的是诏书的作用。除了颁布政令的基本功能之外,诏书还有作为档案收藏的价值,这使诏书成为日后正史编制中的一个重要史料来源。此外,诏书因其国家权威性还有着主导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这一点可以在关于同一个人的诏书表述与传记描写的差别中找到答案。 第四章,阐述中央各主要机关在诏书形成中的各种不同作用,主要是按照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主要长官的职能来分析三个职权部门的在诏书形成过程中的权力划分。中书省是重点部门,因为中书省的地位在此时已经上升为中央政权的决策层。特别是中书长官中书令、监,此时已经成为能够左右国家政策的重要官员。门下省的主要官员侍中凭借皇帝的信任,虽然有时会侵夺属于中书官员的职权,但是这并没有将此形成一种固定的制度。尚书官员在南朝已经演化成为一般的行政人员,但是录尚书和吏部尚书的职权不可小觑,也在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虎;南北朝中书省的外交管理职能[J];安徽史学;1999年03期
2 何庄;从古代诏敕制度的演变看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J];档案学通讯;2005年05期
3 杨恩玉;;宋孝武帝改制与“元嘉之治”局面的衰败[J];东岳论丛;2007年06期
4 孙学雷;汉唐臣僚上奏制度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陈金凤;方潜龙;;魏晋南朝九品中正制与皇权政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余光煜;;从汉文帝诏令看文帝朝的重农政策[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7 赵春娥;南朝宣诏呈奏机枢制度略论[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8 张金龙;南朝宋文帝初年政争与禁卫军权[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9 姚潇鸫;刘宋监狱新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张小稳;魏晋南朝时期的秩级[J];史学月刊;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超;唐代诏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孙祥伟;刘义康之乱与刘宋政局的演变[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57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5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