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
发布时间:2017-12-10 05:04
本文关键词:春秋时期的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
【摘要】: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纷纷摆脱周王室的控制,成为了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质的国家,他们拥有各自的政权,相对明确的领土,以及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他国的行为成为了任何一国的基本政策根据;统一的政治体系已经形成。在这一体系中,由于各诸侯国实际上是处于一个无政府的社会状态中,这种无政府状态,要求各国都必须把安全和生存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春秋时期的国家间政治思想,主要以理想主义为主,但在理想主义盛行的同时,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也在不断孕育,因为在无政府的社会状态中,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进行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活动。春秋五霸中的任何一强都是通过对小国的兼并发展起来的。史料记载,春秋初,尚有千二百国,到春秋中后期就只剩下十四个主要国家了。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如果要在这种无政府的、竞争性的体系中求得生存、发展,国家必须追求实力,以实力求生存、谋发展,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便应运而生了。 本文试图对春秋时期的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春秋时期产生的主要的现实主义国家间政治思想,即:地缘战略思想、军事威慑思想、结盟思想、均势思想等,重点分析这些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第三部分:结论性认识,兼论春秋时期现实主义国家问政治思想的特点、成就和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2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宇;春秋邦国间“和难”述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萌;现实国际政治竞争下的中国纵横方略[D];外交学院;2012年
3 李杰;试论春秋时期的晋郑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逸之;试论春秋时期朝聘礼中的等级制度及其变迁[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73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7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