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丧礼送葬考
本文关键词:东汉丧礼送葬考
【摘要】:东汉国家丧礼包括送葬仪节。这种送葬仪节在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的丧礼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在诸侯王、列侯以及有秩级的职官范围实行。以二千石秩级为界限,东汉国家将实行送葬仪节的等级序列划分为两个层次,对秩级二千石以上等级的送葬仪节实行严格要求,但对秩级二千石以下等级层次的送葬仪节要求比较宽松。东汉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的送葬仪节有完整的程式,诸侯王和官员送葬仪节的规格则可能因为其生前业绩而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与现代价值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13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22;K234.2
【正文快照】: 东汉国家丧礼中包括送葬仪节。在文献记载中,也将当时的送葬活动记为“会葬”、“会丧”、“送丧”。东汉丧礼送葬仪节,实际是从西汉沿袭来的,但是又为适应东汉丧葬活动的特点,对送葬仪节做了一些改变。应该说,东汉的送葬仪节是国家丧礼中的重要活动,其实行对表现国家丧礼的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叔鹤;汉代的官俸与黄金统计[J];统计与决策;1992年06期
2 胡德平;;汉兴三诏(中)——《令二千石修职诏》[J];中国民商;2013年03期
3 庄葳;关于“任子”[J];社会科学;1979年04期
4 杨广伟;汉代“任子”制小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6期
5 刘迪瑞;试论两汉任子制度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刘敏;;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汉代循吏和酷吏[J];秦汉研究;2007年00期
7 李勤印;札记二则[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8 洪廷彦;;说《梁书·止足传》[J];文史知识;1995年07期
9 吴y=骧;;说“都吏”[J];简牍学研究;2004年00期
10 李都都;;《二年律令·秩律》札记五则[J];南都学坛;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铭;;儒学复兴与西汉官僚的道德操守[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史杰鹏;“二千石”之“石”究竟怎么读[N];文汇报;2012年
2 春旺(云南);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管理[N];人民代表报;2000年
3 王玉池;汉《西岳华山庙碑》译注[N];中国艺术报;2005年
4 聂鑫森;向前敲瘦骨 犹自作铜声[N];光明日报;2000年
5 胡德平 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从汉兴三诏谈改革[N];东方早报;2013年
6 张晓政;古代州县主官的选任[N];学习时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世明;东汉官僚的地域构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阳光;东汉社会保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丽艳;汉代官吏福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昌菲菲;关于汉代官员致仕问题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惠霞;两汉兖州刺史部官吏[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4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7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