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与学海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6:05

  本文关键词:阮元与学海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阮元 学海堂 书院 规制 刻书


【摘要】: 阮元生活于清朝乾隆、嘉庆、道光时期,仕途顺利,政绩斐然,“一生虽为达官,不废问学”,治学以经为本,实事求是,不存门户之见,见识博通,著述宏富,是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被江藩称作乾嘉汉学的殿军。尤为可贵的是,阮元一生致力于振兴文教,,历官所至,兴办学舍,编刻书籍,对文化的推广和学术的传承,可谓功莫大焉。 学海堂是阮元任两广总督期间在广州创立的著名书院。嘉庆二十二年(1817),阮元移督两粤,嘉庆二十五年(1820)开学海堂课,道光四年(1824),始建堂粤秀山上,并取汉何休学海之义,称学海堂。学海堂地处广州城北之粤秀山上,风景秀美,坏境宜人,且多汉唐遗迹,自然和人文环境俱佳,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以阮元所制定的章程为核心,学海堂在其存在过程中,集多人之智慧,逐渐发展起一套严密而适用的规制,包括教学管理、经费运作、藏书与经板管理以及典守与雅集等多个方面,不仅保证了学海堂正常的教学研究活动,也为后来的书院所效仿和借鉴。即以今天的眼光看来,都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学海堂不课举业,而勖以经史诗赋等实用之学。至1903年被迫关闭,在它存在的80多年时间里,学海堂聚集了一批才学之士,一方面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专课肄业生260名);同时刊刻了大量书籍,其中部头最大、影响最为突出的便是《皇清经解》。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学海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所培养的人才和刊刻的书籍,更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在尽可能全面地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以一种比较开阔的眼光,对学海堂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在考定史实的基础上,从文化、教育、学术等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对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同时也为推进阮元研究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巧燕;张承刚;;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研究综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琳;学海堂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李惠芳;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辛丽;学海堂和漳南书院教育活动之比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曼;阮元史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3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83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