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交游考略
本文关键词:范仲淹交游考略
【摘要】: 范仲淹与梅尧臣的交游可追溯至明道元年(1032年)春,范仲淹和梅等游嵩 山诗可证。景yP三年(1036年)五月,范仲淹因与吕夷简的尖锐矛盾远贬饶州,梅 尧臣做《寄饶州范待制》、《灵乌赋》等诗,对范仲淹言事遭贬表示同情,并劝 慰仲淹明哲保身。范仲淹做同题赋,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因此,虽然 范、梅景yP年间颇多往来,但此后二人关系逐渐疏远直至恶化。从范仲淹任边帅 后无视梅尧臣积极从军的意愿到梅尧臣做《谕乌》、《日蚀》、《灵乌后赋》乃 至为范仲淹所做挽诗等,清晰再现了范、梅关系的变化轨迹。 范仲淹和韩琦早在景yP三年(1036年)已同朝共事。在边防危急的情形下, 韩琦不避“朋党”之嫌,荐举仲淹可用。仲淹从戎立功,使其日后入朝参政成为 可能。韩、范初时在对夏战略上“争而后已”,毫不苟同,当时边上以“韩、范” 相称。在庆历新政时期,韩琦坚决主张革新,不为政敌所动。在韩、范皆外任地 方后,二人书信频仍。在往来书信中既表现了范仲淹对荣辱祸福的理解,同时也 表现了范仲淹引韩琦为政治同道,对韩琦早归柄任所寄托的殷切希望。韩、范自 康定以后的数十年间曾经前后六次同时受到擢拔,尤可见二人同进退、共命运的 深厚友谊。 滕子京,,大中祥符八年进士(1015年),与范仲淹为同年。范、滕的交往可 追溯至天圣三、四年间,二人在泰州共事时。范、滕为官和谐共事、彼此推赏, 多有往来。宝元二年(1039年)七月,滕宗谅与魏介之相约去看望了时任越州的 范仲淹,仲淹做诗以贺。仲淹非常赏识滕宗谅的果敢、才识,以其为非常之才, 对其多有举荐。庆历三年(1043年),滕宗谅因公使钱问题遭到弹劾,保守势力 趁机罗织罪名企图打击革新派。范仲淹为此不仅面奏仁宗,又连上两章辩明,积 极营救。滕宗谅自虢徙岳后整修岳阳楼,寄书并附图给仲淹,请他做记,而此时 仲淹不得已正以参知政事宣抚陕西、河东。其间,仲淹做《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9 膝同年》,聊以慰情。一年多后,仲淹在邓州创作了《岳阳楼记》。范、膝既为 苛 意气相投的同年之好,又多年相处共事,可谓至交。¥ 范仲淹与欧阳修的交游始自明道元年(1032年)春嵩山和诗时。明道二年五, 月,范仲淹除右司谏,欧阳修以《上范司谏书》相寄,责求“朝拜官而夕奏疏”。Y 后在仲淹遭贬辗转于地方任上时又寄书以慰。景枯三年* 年入 范仲淹因与 ; 吕夷简的矛盾贬饶,欧阳修做《与高司谏书》怒责高若讪,亦远贬夷陵。康定元Z 年*040年厂 范仲淹辟欧阳修为陕西经略安执司掌书记,欧阳修见辟不行,对 仲淹有所不满。范仲淹自边回朝后,欧阳修积极为其拜相奔走呼吁。庆历新政中,¥ 欧阳修主张推行按察之法,改革科举;同时力排浮议,痛击吕夷简。在庆历新政Z 陷入困境,革新派被冠以“朋党”之时,欧阳修不避祸福,做《朋党论)}等辩明。》 政敌以欧阳修甥女事相累于修,终亦罢知滁州。范仲修与欧阳修的交游再现了欧g 阳修在仲淹拜相和庆历新政过程中所发挥的突出作用,表现了二人同心共济而事g 国的政治知交关系。Z 范仲淹与李靓相识于景枯四年*037年入二十九岁的李靓在乡举不利、身g 病力穷之中不远五百里前去拜访了饶州翻阳郡的范仲淹。在《上范待制书》中李g 靓尖锐地批判了当时“辞科浸长,一出声病”以至“腐儒小生去本逐末”的科举g 弊端。他在《官人第一)}和《庆历民言》中也都表达了这种思想。这与范仲淹《上g ,执政书})和《上时相议制举书》中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都要求改革科举现状,g 培养经济之才。景桔四年十二月,仲淹改任润州,邀李靓到郡学教授,靓没有应8 约而继续著书,成《广潜书)}十五篇。宝元H年*039年厂李靓又著《富国策》g 等,全面具体地阐明了富国、强兵、安民的政治主张。宝元二年三月,仲淹改知g 越州,再次邀请李靓讲学。庆历新政时期,李靓上《庆历民言》三十篇,积极支¥ 持革新。在《寄上范参政书})中,李靓直以王霸、富兵、强国相责于仲淹,同时Z g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2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葛忆兵;;范仲淹的西北边塞诗作[J];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04期
2 樊宪雷;;进退有守,用舍皆行——由范仲淹的“忧乐天下”说开来[J];党的文献;2011年04期
3 畅朝晖;;高平,生长高度的村庄——寻访河北古村古镇(三十八)[J];当代人;2011年07期
4 韩飞;;明代范仲淹画像考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5 ;由范仲淹的“忧乐天下”说开来[J];国土资源;2011年07期
6 马立诚;;改革的底线[J];杂文选刊(上旬版);2011年07期
7 韩飞;;清廉范仲淹[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8 司马周;陈雅娟;;《联句录》中李东阳交游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奉柳;;元杂剧中的范仲淹形象解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业群;;俯仰天地岳阳楼[J];广东艺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协理;;傅山与学者名士交游考[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2 周传家;;不朽的形象 崇高的精神——京剧《范仲淹》礼赞[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裕民;;再谈范仲淹生母谢氏的身份问题——答李丛昕先生[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丛昕;;有关范仲淹身世的几个问题——兼答李裕民先生[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余元钱;;莆仙籍古今三名人名诗举析[A];福建诗词(第十八集)[C];2008年
6 乔卫平;;论范仲淹庆历兴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井上_
本文编号:1296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966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