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清太湖地区种植业结构之变迁

发布时间:2017-12-16 16:31

  本文关键词:试论明清太湖地区种植业结构之变迁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时期 太湖地区 种植业


【摘要】: 太湖地区种植业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从唐代开始就一直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也一直是产粮大区。但到了明末,特别是清以来,,随着粮食作物种植的减少及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得这一地区出现了缺粮的现象,种植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明清时期政府颁布的相关农业政策、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太湖地区的环境变迁,还有最重要的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不同的经济效益三方面原因引起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农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对此做一定的分析。同时种植业结构变迁又对此地区的专业市镇形成和大量涌现及农户家庭分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由“夫妇并作”转向“男耕女织”的形式。本文通过阐述种植业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种植业结构变迁的全貌。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潞,杨万

本文编号:1296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96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