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运城盐业盐商与当地社会

发布时间:2017-12-16 23:34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运城盐业盐商与当地社会


  更多相关文章: 运城 盐业经济 盐商 地方社会


【摘要】: 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座盐务专城。本文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明清时期运城盐业的发展、盐商的崛起及其与地方社会的关联与互动。 元末鉴于盐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山西南部的解州和安邑之间建设城池,因其为盐运使所在地,所以命名为运城。明清时期得益于政府政策的调整,盐业经济迅速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运城的城市功能也愈加齐全。这时的运城已成为“天下赋税渊源、巨富云集”的繁华城镇。 运城盐业经济的发展使得这座盐务专城在其人口结构方面和周边的农业区有极大的差别。运城初建城时人口主要是官吏兵丁。此后,随着盐业经济的发展,当地的人口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按其经济状况大体可分为:上等人户主要包括纲总、大坐商、大粮商、缙绅等;中等人户主要包括:小坐商、斗户、揽户、牙人等;下等人户的主体主要是盐丁。上述这三种人主要都是围绕池盐的生产和运销而活动,有着大致类似的经济利益,并逐步形成城市人口共同体。这与它所隶属的解州府安邑县是完全不同的。 盐业的发展同时丰富了盐文化的内涵。至今在盐池附近还留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池神庙、禁墙、哑姑泉、牛家院的摩崖石刻、蚩尤城等。盐业的发展也使得运城这一带的民间文学、民间俗语、民间信仰等都带有咸咸的“盐味”。 盐业的发展使得盐运使有财力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盐商的崛起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早在元朝时运城就设有运学,其创办人多为盐运使,其正常运行则多依赖于盐商的资助。正是由于盐业的发展以及盐商队伍的壮大才使得运城成为河东地区教育文化中心。 盐业的发展和盐商的崛起为运城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明清时期运城创办了名目众多的慈善机构,如:养济院、同善义园、粥厂、养病所、同善局等。这些慈善机构多由盐运使创办,其运营多依赖于盐商的资助。 明清时期运城盐业的发展和盐商队伍的壮大对运城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82;K2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频发水旱灾害的原因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李晓;;浅析徽商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前沿;2008年08期

3 李莉;梁明武;;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化初探[J];学术研究;2009年10期

4 吴建新;;明清时期广东山区的陂塘水利与生态环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5 李并成;石羊河下游明清时期荒漠植被的破坏与沙漠化[J];干旱区研究;1989年03期

6 龚志强;刘正刚;;明清时期庐山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的变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02期

7 孙多忠;;淮南地区早期煤业发展述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卞建宁;;历史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的新成果——读《政策与环境:明清时期晋冀蒙接壤地区生态环境变迁》[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东有;李少南;;明清时期鄱阳湖区的圩田开发与生态环境、洪涝灾害之间的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10 龚志强;江小蓉;;明清时期庐山虎患及其生态环境问题[J];农业考古;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e,

本文编号:1297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297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