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7-12-17 12:00
本文关键词:山东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山东地区 内地卫所 沿海卫所 漕运卫所 裁撤
【摘要】: 明代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置的卫所,在清朝建立初年,没有马上被裁并为州县,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顾诚先生《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一文高屋建瓴,为这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宏观指导。笔者以山东地区卫所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对山东地区卫所的裁撤是分期分批地进行的,因而按照卫所的性质和地区将山东地区卫所分为内地卫所、沿海卫所、漕运卫所三种类型进行论述,文章据此分为三部分。 绪论部分,对山东地区卫所不同于其他卫所的典型性进行论述,并总体上将山东地区卫所的设置时间及裁撤时间以表格方式进行归纳。初步指出不同类型的卫所在裁撤中的不同表现。 第一章:内地卫所。论述了内地卫所在明代的民化趋势。明代卫所制度的衰落、募兵制的出现,使得很多内地卫所在地方管理上与州县越来越接近,这部分卫所在入清之后,很快被裁撤了,没有出现大的阻力。 第二章:沿海卫所。明代倭寇盛行,沿海卫所的设置集中在洪武末年,在防倭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卫所都有专城,不与州县同城,地理位置的至关重要,入清后也没有向内地卫所那样马上被裁并,而是得以保留到雍正年间。在裁撤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阻力,导致沿海卫所的裁撤进程一缓再缓,最后不得不以强硬的手段完成裁并。其中大嵩卫改为海阳县,是山东地区唯一一个改为设县的卫所。 第三章:漕运卫所。山东地区富有河泉,因而运河沿岸卫所多为漕运卫所,漕运卫所最初并不是专职的运输机构,还承担军事任务,到了清代,漕运卫所虽然在管理上还带有军事性,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成为专职的运输机构,不承担任何军事任务了。漕运卫所的裁撤比较晚,持续到光绪年间,入清后,漕运卫所也被统治者按照漕运要求进行了改革,笔者在文中有详细论述。 结论部分,对山东地区卫所在明清两代的变革从时间上、轨迹上和裁并方式上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力图对此有全面的描述。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2 黄十庆;清代运军的构成与性质[J];江淮论坛;1990年03期
3 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J];历史研究;1989年03期
4 丁超;明代安东卫城建置年代考[J];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5 彭勇;明代“达官”在内地卫所的分布及其社会生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1期
6 杨斌;历史时期西南“插花”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钟铁军;释明代贵州之“州卫同城”[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1期
8 冯贤亮;明代江南的争田问题──以嘉兴府嘉、秀、善三县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04期
9 傅辉;插花地对土地数据的影响及处理方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慧;山东运河沿岸卫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0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000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