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牟”与“相资”——宋代主佃关系论的冲突与演变
发布时间:2017-12-17 12:29
本文关键词:“侵牟”与“相资”——宋代主佃关系论的冲突与演变
【摘要】:宋代士大夫关于主佃关系有着深刻的论述,但意见并不统一,而是随着时代变化在相互冲突中发生变迁。北宋前中期,士大夫因土地不均、贫富分化而对地租和利息持强烈批判态度;这种批判在王安石变法中达到了顶峰,"兼并侵牟"成为推行新法的主要理由;与此同时,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士大夫中间"贫富相资"的思想兴起,但仅为少数人意见;及至南宋以后,"主佃相资"说变得非常流行,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明清之际顾炎武(1613-1682)曾道:“汉武帝时,董仲舒言:‘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唐德宗时,陆贽言:‘……夫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仲舒所言则今之分租,贽所言则今之包租也,然犹谓之‘豪民’,谓之‘兼并之徒’。宋已下,则公然号为‘田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有义;关于我国地主名称的原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毅;吴帆;;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J];开放时代;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杰伟;现代性视域中的土地革命(1947-1953)[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0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001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