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浙南的区域市场与“衰而未亡”的土铁业

发布时间:2017-12-21 07:25

  本文关键词:清末浙南的区域市场与“衰而未亡”的土铁业 出处:《清史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铁业 区域市场 石仓


【摘要】: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被迫逐步开放国内市场,传统手工业受到洋货冲击。虽然洋铁影响日著,但浙南石仓土铁业在同光年间顽强复兴,并维持到民国。利用土铁业账簿、收据、税单等,本文对该地应对洋铁冲击的策略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发现土铁业:一,强化了洗砂业的副业性质;二,继续维持与外部市场联系;三,转向服务本地区域市场的铁锅和农具加工业。土铁业"衰而未亡"的主因是广大内陆乡村区域市场为其提供了自我调适的时间与空间。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国近代土铁业中的技术、市场与国家”,批准号14YJC770014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近代中国土铁业的演变——以石仓为中心”,批准号14ZS027
【分类号】:F429;K249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在西方冲击下展开。自19世纪中叶始,西方现代工业产品,如洋油、洋铁、洋布等,陆续通过通商口岸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洋铁原指西方国家利用现代高炉生产的铁,后来则泛指所有利用现代高炉生产的铁。1土铁则是指中国利用传统高炉生产的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南生;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陈惠雄;;近代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多元分解[J];历史研究;1990年02期

3 曹树基;;石仓洗砂业所见清代浙南乡村工业与市场[J];史林;2011年03期

4 李龙潜;;清代前期广东采矿、冶铸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J];学术研究;1979年05期

5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变迁[J];中国农史;1997年02期

6 蒋勤;曹树基;;后炼铁时代的石仓转型:以《阙翰鹤雇工账本》为中心(1837~1870)[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7 刘鸿熙 ,李非春;什么叫“土铁”、“土钢”、“土钢材”[J];计划与统计;195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于新娟;;长江三角洲棉业进口贸易的整体评估(1912-1936)[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3 朱英;赵国壮;;试论四川沱江流域的糖品流动(1900-1949)[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4 李磊;;明清徽州山林资源与徽人性格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周晓光;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马长伟;马陵合;;晚清芜湖子口贸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严亚明;通商口岸、新式商人与近代企业制度变迁探论[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刘爱新;近代买办与中西经济交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胡小安;;粤东会馆与明清广西社会变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蒲霞;;《永乐大典》中《新安续志》编修时间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程诚;程可石;;浅谈东台草煎盐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方中;;本世纪30年代初期地方进出口贸易严重入超的情况、原因和后果[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5 马鸿谟;;近代中国城乡经济改组初探[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6 徐新吾;;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若干问题的探讨——在编写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行业史中的一些体会[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7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8 沈祖炜;;1895~1927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9 纪辛;;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粮食进口[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10 彭南生;;中间经济:近代手工业经济地位与作用的新阐释[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2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李振中;徐铉及其文学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国壮;从“自由市场”到“统制市场”:四川沱江流域蔗糖经济研究(1911~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驰;明代徽州茶业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段贤敏;抗战时期湖南煤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卫钰;康雍时期云南铜矿业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曾祥祯;抗战时期泰和市政建设与管理研究(1939-1944)[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莲;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雯雯;李瑞清年谱[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晓刚;云南某难选高磷赤褐铁矿提铁降杂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炳东;广西近代手工业的演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2 郗志群;封建科举、职官中的“官年”——从杨守敬的乡试xC卷谈起[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3 曹树基;李楠;龚启圣;;“残缺产权”之转让:石仓“退契”研究(1728—1949)[J];历史研究;2010年03期

4 曹树基;;石仓洗砂业所见清代浙南乡村工业与市场[J];史林;2011年03期

5 李玉尚;;黄海鲱的丰歉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兼论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J];学术界;2009年05期

6 王保宁;;胶东半岛农作物结构变动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J];学术界;2009年05期

7 王宏斌;论光绪时期银价下落与币制改革[J];史学月刊;1988年05期

8 钱大江;从近代无锡针织业看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工场手工业[J];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9 车群;曹树基;;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兼论非马尔萨斯式的中国生育模式[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3期

10 夏林根;论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变化[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强;论明清时期的铁业政策[J];文史哲;1998年04期

2 李丽娜;;1907-1937:铁路与山西铁、盐业的发展演变[J];沧桑;2013年01期

3 罗庆康;汉代铁业的几个问题[J];益阳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4 赵永强;;20世纪前期的晋城铁业与农民生活(1)[J];山西档案;2009年01期

5 黄启臣;明代山西冶铁业的发展[J];晋阳学刊;1987年02期

6 赵润生;盂县铁业从“焖铁炉”到“高炉炼钢”的发展经过纪实[J];山西文史资料;1994年06期

7 赵永强;;二十世纪前期的晋城铁业与农民生活(2)[J];山西档案;2009年02期

8 陈建立,韩汝玢 ,斋藤努 ,今村峰雄;从铁器的金属学研究看中国古代东北地区铁器和冶铁业的发展[J];北方文物;2005年01期

9 兰格格;;世界各地看地铁文化[J];北京纪事;2003年2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楼辉映;;中国炼铁业将领跑世界炼铁业发展[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薛晗;;中国钢铁业的困境和应对新思路[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朱文英;;日本钢铁业节能技术应用与创新[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力;;2007:中国钢铁行业长期发展的政策完善年[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标准普尔;钢铁业整合势在必行[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志刚;钢铁业发展中的风险因素[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黄继汇;我国钢铁业整合势在必行[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曾节胜;积极参与全球钢铁业重组[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包斯文;中国钢铁业快速发展为全球钢铁业注入动力[N];中国冶金报;2006年

6 张庭宾;中国应铁腕市场化整合钢铁业[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周纹;俄罗斯拟增加钢铁业投资[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李荣;部分调控行业出现反弹 钢铁业增速持续回升[N];中国工业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姣姣;钢铁业整合中将涌现巨头[N];证券日报;2005年

10 刘文利;三重阴影笼罩国际钢铁业[N];中国矿业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袁;统制与计划:以中国钢铁业为个案(1930’S—1950’S)[D];厦门大学;2007年

2 张爱媛;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胡俊丽;我国钢铁业上市公司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4 吕(?)莲;WTO框架下我国钢铁业运用保障措施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梁小燕;世界钢铁业跨国并购对中国的启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5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15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