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进士科诗赋试停复的文化内涵
本文关键词:唐代进士科诗赋试停复的文化内涵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唐代进士科诗赋试因追求声韵、务求巧丽两次被停考并代以其他文体,这一现象看似应用性文体与文学性文体之间的斗争,实则背后掩藏着文学与经学之争。两次奏请不仅均表现出了对经学的重视态度,而且奏请者多有重儒的学术背景,同时诗赋停考后所试杂文题目又表现出与儒经的紧密关系。文学与经学之争表现出朝廷对人才标准在重文艺与重德行方面的不同认识。两次停试均很快得到恢复,原因盖以诗赋取士"成法可守,所取得人故也"。其实,诗赋同样能体现考生的经学根柢,关键在于主司和朝廷的命题倾向。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3T60704) 河南省社科项目(2012BWX027)
【分类号】:K242;D691.3
【正文快照】: 永隆二年(681)八月,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规定进士科加试杂文二首。此后,诗赋便成为进士科杂文试项中的主要文体,“主司褒贬,实在诗赋”[1](P419),至有唐代以“诗赋取士”之说。据徐松《登科记考》、陈尚君《〈登科记考〉正补》、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及笔者所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仰东;;《聊斋志异·商三官》与唐传奇《谢小娥传》比较论略——兼及《商三官》本事问题[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马予超,张家合;《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4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鄂启科;;生命的共感——布依族情歌赋、比、兴探微[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6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7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禄;;论宋代科举殿试的诗赋作品[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叶官谋;;南宋理学家杨简之诗赋观及其诗赋创作刍论[J];理论界;2012年05期
3 顾竺;论庾信和他的诗赋[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4 曹道衡;;再论北朝诗赋[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1期
5 黄碧华;宗泽诗赋述评[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柴沛沛;;苦学诗赋,是为“争宠”?[J];青春期健康;2010年06期
7 廖伦旭;中国丝绸与民间诗赋、情歌[J];四川丝绸;2004年03期
8 巩固;张凯;;从韵律角度校正徐寅的诗赋[J];汉字文化;2006年03期
9 柯影;;乾坤正气入笔端——培基先生诗赋近作赏析[J];海南人大;2009年01期
10 于师号;;孔子之“游”与古代诗赋探骊[J];名作欣赏;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尚斋;;纪游文学的发展与曹氏父子的纪游诗赋[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哲文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古建筑“流动”着文化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赵逵夫;论“讲史”传统的流变与诗赋的正宗地位[N];光明日报;2004年
3 张兰军;宋词“密码”在手作诗赋词无忧?[N];连云港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俊梅;文物古迹是有形有神有声有韵的文化存在[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杨念群;科举与新学的扭结处[N];经济观察报;2014年
6 程印学;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导向”作用[N];光明日报;2004年
7 记者 张学志;市诗词学会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议[N];四平日报;2011年
8 孟绮;诗赋钟鼎绘《长安》[N];音乐周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慧芳;汉代骚体诗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王吉清;唐代的早期教育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妮;先秦两汉魏晋灾异诗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敏;汉初抒情诗赋的情思与表现[D];华侨大学;2007年
3 赵赫;两汉诗赋中的汉胡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海南;论晋代山水诗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赛贤;当代写作学视野下的庾信诗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在存;三国军旅诗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彭秀红;庚信诗赋语言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立海;陆机诗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丽;唐代应试诗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15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1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