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出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代是中国古代疆域的定型和近现代疆域变迁的发端时期。传统"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的民族观被"华夷一家"、"天下一统"的思想所取代,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了从羁縻统治区域向直接统治区域的过渡,边缘化特质逐渐被"一体化"趋势所取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主导的以藩属体系为基础的东亚政治格局被西方列强主导的新型国际秩序所取代,传统的天下观和疆域观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由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转变,中华民族由自在民族共同体向自觉民族共同体转变,并形成了诸多的跨境民族,对近现代中国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研究所;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明清时期中缅边境变迁对近代东南亚地缘政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CZS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清代是中国古代疆域的定型时期,也是我国近现代疆域变迁的发端时期,在中国疆域沿革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顾颉刚、童书业、白寿彝、孙祚民、谭其骧、葛剑雄、马大正、李大龙等学者就中国历史疆域的界定、分期、变革、影响等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形成了“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章辉;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J];世界历史;1994年05期
2 安双成;顺康雍三朝八旗丁额浅析[J];历史档案;1983年02期
3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J];满族研究;2005年03期
4 马大正;清代边疆史研究刍议[J];清史研究;1998年02期
5 余文兵;;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01期
7 李世愉;清前期治边思想的新变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1期
8 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1期
9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03期
10 刘志扬;李大龙;;“藩属”与“宗藩”辨析——中国古代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四[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立军;;试论嘉道年间西北边疆史地学者的防务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施云;;清代疆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增香;王平;;高句丽归属问题之我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王丽恒;沙俄的远东移民政策[J];北方文物;2001年01期
5 王景译;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6 杨娟;周智健;;试论中国近代西北移民及其作用[J];沧桑;2008年02期
7 雷京华;;地图上中国边界的演变、形成及其表示方法探讨[J];测绘通报;2011年09期
8 马文娟;;浅析乾隆朝对布鲁特的政策及演变[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罗p,
本文编号:1324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2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