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14:09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 出处:《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南北朝 少年儿童 家庭教育 童谣 游戏


【摘要】: 本文选取魏晋南北朝作为研究时段,以少儿为主体,系统地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少儿的称谓、年龄、生死、教育、文化风俗以及游戏娱乐等相关情况,突出少儿的心理特征,探寻少儿的生活,还原少儿的童真,这是我这篇论文的出发点。 古代对于少儿的称呼不仅仅局限“少年”、“儿童”。对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大多是通过对少儿的外在形态来命名少儿的不同年龄,可谓丰富多彩。通过对于古代成人年龄,列表考察自《汉书》以来的正史,对于未成年的皇帝加元服的年龄,南北朝男子始役年龄的讨论,认为14、15岁为这一时期少儿与成人的最低界限。这一时期,少儿属于增加型人口。生儿育女也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早婚现象广泛存在着。此外,由于当时医疗水平和人们传统思想,少儿的疾病和早夭也屡见不鲜。 魏晋南北朝同样也是我国古代人性和思想相对解放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随着门阀士族阶层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教育受到了格外重视,家学十分兴盛。呈现出重视家教胎教,家诫家训大量出现,妇女广泛参与蒙学教育等特点,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并存,出现许多早秀人才。 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的童谣的整理可以看出,大多通过少儿之口扩散的所谓“童谣”,许多是预言后事的谶谣,虽由少儿传播,作谣者却大多是成年人,他们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制作的种种谶谣,流传到世间时便已戴上“童谣”的面具。了解了这一点,童谣中的不少预言经常“应验”,便不足为奇了,因为它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童谣”了。 游戏是进行少儿教育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少儿教育中,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更是创造出了种类齐全、花样繁多的游戏活动,其中有许多至今仍广为流传,魏晋南北朝时期娱乐活动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既有历史的继承,也有当时的创造,大体上可以分为体育活动、艺术熏陶和游戏玩耍三个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这篇论文的撰写,我希望能将魏晋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少儿的形象真实客观地浮现出来,让他们在历史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书写自己的历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357.110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彬彬;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殷磊;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人口平均死亡年龄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林飞;先唐兄弟谣谚探析[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28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328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