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实录》满汉文本对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1 12:34

  本文关键词:《满洲实录》满汉文本对勘研究 出处:《历史档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满洲实录》 满文本 汉文本 内容差异


【摘要】:《满洲实录》传播、使用最为广泛的版本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上书房本。该版汉文本相对满文本,存在语义缺失、内容增补、内容错误、对错误的校正及文本润饰等差异,这是由于翻译过程的损益、政治力量的干预、历史发展及认识水平的提高等原因造成的。开展《满洲实录》的重译工作,向学界提供更加符合原意的汉文本,可以多角度推进今人对于清入关前史的认知,引发学人对于《满洲实录》成书问题的新思考。
[Abstract]:The most widely used version of Manchuria is the upper study edition of Qianlong 44 (1779). This version of Chinese text is relatively full of text, there are semantic deficiencies, content additions, content errors. The differences in error correction and text retouching are caused by the profit and loss of translation process, the interference of political forc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understanding level. To provide the academic circles with more original Chinese texts can promote the cognition of modern peopl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rigger the scholars' new thinking on the problem of the Manchuria recor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金项目“内务府与清代政治社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JD770020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满洲实录》八卷,记载了满洲源起至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齐逝世为止的历史,是清前史、满族史、蒙古史等多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基本文献。它先后共有四部,目前通用版本是乾隆四十四年的上书房本,见于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出版的《清实录》(第一册)。全书每页分为上、中、下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勇军;;《满洲实录》成书考[J];清史研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强;刘翠红;;《聊斋志异》素材来源五则[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2 程有为;;泗水郡与秦汉鼎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陈隆文;;“垣”字圜钱地望考辨[J];安徽钱币;2008年02期

4 季传峰;;论英语幽默的不可译性及汉译补偿手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沈亮亮;;翻译中的意义缺失与补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6 叶敏;;译制片中文化缺省的翻译[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张群星;;注释: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策略——从注释看《格列佛游记》三译本:是讽刺经典,还是通俗读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姚春敏;;从“周仓沟”传说看晋南民众对私盐问题的价值取向[J];沧桑;2009年04期

9 谢志辉;;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表达的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陈英英;;对建设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点补充性设想[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信娜;;术语翻译信息补偿论[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裘禾敏;《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慧琴;高健翻译协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D];苏州大学;2008年

8 刘迎春;古法英译话互文[D];苏州大学;2008年

9 潘智丹;淡妆浓抹总相宜:明清传奇的英译[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沈纯洁;论文化的可译性《红楼梦》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5 周白羽;头韵翻译的补偿性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张正瑶;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牟立群;从“以画言事”到“以言行事”[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8 席静;重庆市地域性特色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许建萍;闽东地区旧方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鹏;《红楼梦》杨宪益英译本中习语翻译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单士元;整理清代实录记[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03期

2 松村润 ,敖拉;清太祖实录研究[J];蒙古学信息;2002年01期

3 徐丹O,

本文编号:140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0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