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乎礼”:儒家孝观念对唐律之影响
本文关键词: 孝 唐律 一准乎礼 法律之儒家化 出处:《理论学刊》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儒家孝观念从汉代开始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逐渐产生影响。迨至唐代,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进程终于完成。唐代的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和刑法等部门法都深受儒家孝观念之显著影响,其中以行政法、民法和刑法尤具代表性。唐律是儒家伦理化的法典,这一说法并不为过。
[Abstract]: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has gradually influenced the ancient Chinese legal system since the Han Dynasty. Until the Tang Dynasty, the Confucian process of ancient Chinese law was finally completed. The administrativ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of the Tang Dynasty. Civil law and criminal law are all great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of which administrative law, civil law and criminal law are especially representativ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一种学说与观念能在一个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牢牢占据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且对该民族两千多年的法律文化产生深远之影响,这一“权力话语”现象值得深思。唐代的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和刑法等部门法都深受儒家孝观念之影响①,其中以行政法、民法与刑法尤具代表性。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一)[J];文物;199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宋元公案小说与宋元法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余文兵;;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6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曙光;;内外开放与制度变迁——《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前言[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6 陆离;;俄、法所藏敦煌文献中一件归义军时期土地纠纷案卷残卷浅识——对Дх.02264、Дх.08786与P.4974号文书的缀合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严奴国;刘恒;陈长均;;关于调整检察院组织法结构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杨天宇;;杜子春对《周礼》今书的校勘及郑玄对杜校的取舍[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10 iJ天宇;;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术语的界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雪霞;恢复性司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蒋晓艳;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海;唐代忠孝问题探讨——以官僚士大夫阶层为中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林小茵;西周的“礼”与“德”“孝”关系辨析[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张宏慧;魏晋南朝时期“重孝”文化心态探论[J];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4 田延峰;秦帝国的道德要求之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朱海;;西夏孝观念研究——以《圣立义海》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王永兴;;《唐律》所载“同居有罪相为隐”一语如何理解?[J];历史教学;1962年03期
7 刘志坚;唐代市场管理制度初探[J];兰州学刊;1986年04期
8 周东平;论唐代官吏的贪污罪[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04期
9 罗俊峰;;试论唐代法制与音乐发展的关系[J];知识经济;2008年03期
10 张春海;;论高丽在刑罚适用上对唐制的变通[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芦建华;;秦孝公新评[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2 李季平;;唐代奴婢来源述论[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3 张显清;;从《大明律》和《大诰》看朱元璋的“锄强扶弱”政策[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4 王子今;;秦定都咸阳的生态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析[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生民;;秦王朝思想路线得失简论[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臧知非;;“驳而霸”探微——荀子眼中的秦国政治探析[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云度;;从后妃制度谈秦文化[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杨东晨;杨建国;;秦朝“以吏为师”及其相关问题考辨[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梁中效;;秦文化与西部时代[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葛洪;;试论重用外来人才在秦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延刚 刘胜 陈德福;孝泉大孝之乡[N];四川日报;2004年
2 袁辉;沟通军事、法律与交通的“桥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国风;“汉型”与“唐型”的折中[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4 中国历史博物馆 高世瑜;从礼到法:中国古代性别制度的法典化[N];光明日报;2002年
5 徐振兴;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潘兆仲;两帝王在临沂轶事[N];中国档案报;2004年
7 齐凤山 梦竹松;顺治、康熙和传教士汤若望[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汪继峰;咸丰皇帝登基始末[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刘绪贻 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商鞅的悲剧[N];长江日报;2005年
10 廖楚强;拔剑光寒倭寇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玺;唐代诉讼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吕鹏;内圣外王:儒家思想的实践效用[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嫣娟;唐代婚姻制度的践行与妇女社会地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守义;唐代复仇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焦东新;试论春秋时期亲子伦理中的孝与慈[D];吉林大学;2007年
4 曹景雯;唐代和离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韩鹤进;唐代流人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巧玲;唐代儿童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付先召;略论《唐律》中的债权法[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邱冬华;唐代死刑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会奇;唐代职务经济犯罪溯源[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小龙;试论魏晋南北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65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6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