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诏令奏议类文辨证——以陈贞节、畅当文为例
本文关键词: 全唐文 陈贞节 畅当 奏疏 出处:《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全唐文》的讹误,前贤劳格、岑仲勉等多所考辨。近偶检其诏令奏议类文,发现问题较多:或署名不当;或为后世节录,甚至为后人改写;或撰者张冠李戴。现以所收陈贞节、畅当文章为例,进行详细辨正,希引起重修者之关注。
[Abstract]:In view of the error of the whole Tang Dynasty, the former sages Laug, Cen Zhongmianet and so on many research and argument. Recent inspection of its imperial edict to discuss the type of text,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r improper signature; Or for later generations excerpts, or eve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rewrite; Or Zhang Guanli Dai. Now take Chen Zhenjie, Chang as an example, to make a detailed correction, hoping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repairers.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史学院;
【分类号】:K242;G256
【正文快照】: 《全唐文》共一千卷,是清代嘉庆年间继《全唐诗》后又一部官修唐人总集。由于书出众手,主事者亦迫于期程,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放弃质量;再加上修撰者假公济私,利用修书之便,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如徐松趁此便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宋会要》①。因此,《全唐文》的疏漏、讹误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尚君;述《全唐文》成书经过[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曾良;;明清小说词语俗写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录文校补[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6 桑秋杰;孙刚;房岩;;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政府行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7 谭黎明;;魏晋隋唐时期的畜牧兽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8 王周钦;;唐玄宗“改年为载”之原因与盛唐政教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何正力;;论刘禹锡的君子人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赵爱华;;要妙之情传千古——论《任氏传》的美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临安;冯超卿;;北京孔庙建筑型制及外部空间特点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王腾;;隋唐五代西域罗氏流寓中国与敦煌罗氏家族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3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李福军;;试论儒家思想对大理洞经音乐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7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8 翟小菊;张龙;;颐和园保护规划中的植物历史景观研究[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拜根兴;;初唐将领王文度事迹考述——兼论唐与百济、新罗的关系[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会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悦玲;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志鹏;论唐代三受降城和盐州城的修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天e,
本文编号:148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8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