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魏晋时期世家大族的书法传承与革新

发布时间:2018-02-11 22:19

  本文关键词: 书法传承 魏晋时期 世家大族 泥古与革新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家族式的书法传统肇始于东汉中期以后,父子、兄弟相承授者不乏其人。魏晋时期,这种书法传统发展到了顶峰,其形成与士族注意家风的培养和家学的传承有关。魏晋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上的主要贡献有四:士族身份对书法的传播有重要促进作用;纸笔等书写工具在士族间的使用,对书法的传播有直接推动作用;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中曾经引领潮流;其时的书法理论著作主要产生于世家大族之中。从同为士族的河东卫氏与琅琊王氏的书法比较中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书法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大胆创新,如此方能适应艺术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Abstract]:The family-style calligraphy tradition began in the middle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the father and son, brothers and sisters were not lack of peopl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calligraphy tradition reached its peak. Its formation is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amily style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family learning.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e great familie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the inheritance of calligraphy are as follows: the status of the literat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calligraphy, and the use of writing tools such as paper and pen among the literati. It can directly promote the spread of calligraphy.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edong Wei and Langya Wang's calligraphy, it can be seen that as an art form, calligraphy needs both tradition and bold innov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dapt to the general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ar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J292.1;K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雨;谈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J];史学月刊;198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刘志刚;彭启福;;王弼“得意忘言”思想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王竞;;王斱《四六话》与古代骈文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石亚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以曹操、诸葛亮、袁准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吴恩培;;从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奉祀的六朝文士看吴地文化的嬗变[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10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杜少虎;;写天地之形 绘万物之情——洛阳汉墓壁画用笔用色探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唐毅;;从“神仙”到“凡人”——对汉画像石艺术中“女性形象”变迁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7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8 何茂活;程建功;;古汉语教材中的“繁简错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9 丁静蕾;叶莺;;从“分离”到“融合”——浅析风景园林与中轴线在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的关系变迁[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娴;侯涛;;设计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感悟园林艺术的空间结构[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苗冬;元代使臣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亚丽;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魏蔚;关于契丹建辽的几个重大史实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军;邵航;;浅谈魏晋时期玄学与绘画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楚小庆;;魏晋时期社会发展与艺术创作的衍生——以书法为例[J];艺术百家;2008年S2期

3 冉令江;;魏晋残纸书法与王羲之书法比较[J];文化学刊;2009年05期

4 赵梅;;从封闭到无限——论魏晋时期的草书之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5 赤军;英雄何在之奸雄和枭雄的退场[J];少年人生;2003年15期

6 郭萍;;粟特民族对魏晋至唐初敦煌美术的影响[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7 赵奉才;;从魏晋文人书法流派的兴起看书法由自然向自觉的转变[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8 刚政;;魏晋时期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与影响[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5期

9 郭红专;试论魏晋时期"地仙"观念对山水画滋长的影响[J];美术观察;2005年01期

10 孙军;;魏晋时期的玄学与绘画[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灵;邹美丽;;浮山剪纸的产业化[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宁文;恬静淡雅 潇洒自然[N];美术报;2005年

2 高长山;“魏晋风度”的书法体征[N];人民日报;2009年

3 黄山子;若痴如醉 得意忘形[N];美术报;2009年

4 白砥;书圣之殇[N];美术报;2002年

5 郭英昆;从“传统”迈向“现代”[N];保定日报;2006年

6 胡舜庆;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李啸;试论兰亭修禊及《兰亭序》创作所昭示的人文精神[N];美术报;2008年

8 程同根;书法为脉文为魂[N];光明日报;2007年

9 为民;年画琐谈[N];山东科技报;2002年

10 姚正华;文博会书画馆主推工笔画[N];深圳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涛;墓志书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宝;魏晋至唐山水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红;解析《洛神赋图》的美学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苏文婷;中国心灵的最后景象[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伟萍;试论魏晋时期山水审美的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丹;《女史箴图》:从教化到审美的转型[D];扬州大学;2009年

6 丁洋洋;魏晋时期钟王典范性小楷风格及其流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霞;中国山水诗画产生的历史渊源[D];郑州大学;2006年

8 袁晓宇;茶的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林鸿;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袁慧华;浅谈古代卷轴仕女画风[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504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04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