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晚明的人文主义与社会转型

发布时间:2018-03-19 16:02

  本文选题:晚明 切入点:人文主义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专制统治的松动,社会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王阳明的"心学"为这种变化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早期人文主义萌芽由此而产生。但是长期形成的官僚体制与小农经济的基础,使这种以追求个性化而表现的人文主义思潮转变为社会纵欲思潮。一个本应成为人文主义发生与发展的时代,却成为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时代。缺乏人文精神的时代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Abstract]: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and the loosening of autocratic rule, There have been more obvious changes in society. Wang Yangming's "psychology" provides the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is change. The early days of Chinese humanism sprout from this. But the long-established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To turn this humanist trend of thought expressed by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ity into a trend of social indulgence. An era in which humanism should have taken place and developed, It is im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D691;K24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论《聊斋志异》中的儒商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胡益民,陈晨;徽州典籍文献与徽学学科建构关系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何朝晖;;明代县衙规制与日常政务处理程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张剑;;方志视野下的文化考察——以明清《义乌县志》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陈联俊;;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的现代性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9 侯宏堂;;余英时对“宋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10 周若曦;;明末清初秦淮诗妓与文人之“诗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梁尔铭;;明代乡试考官的选取制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王长英;;江浙图书入闽与福州南后街书肆繁荣[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5 封越健;;明代漕船管理述略[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6 葛志毅;;中国古代史学的精神文化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7 徐菊凤;;东西方主体旅游习惯差异的表现与形成原因分析——兼论度假旅游成为社会主体旅游方式的决定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8 黄修志;;书籍交流与正统危机——晚明光海君时期朝鲜的书籍辨诬[A];第九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锷;Homi Bhabha后殖民理论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启示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文秀;曹学Oz文学活动与文艺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10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治花;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社会动乱与族群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7 周志仪;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8 汪晓健;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金晓琴;张岱散文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胡丽娟;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魏向东;;时间禁忌与旅游空间——晚明旅游时间分析与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曹端波;;唐宋时期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与社会转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陈小丽;王福生;;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转型式改革[J];攀登;2010年02期

5 张殿清;王玉亮;;社会转型视野下的16世纪明朝财政供养率研究——兼与英国都铎王朝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陈丽萍;;晚明学人张萱及其《西园闻见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程彩萍;;陈龙正荒政思想初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吴雪梅;;清代民族边缘地区宗族组织的形成与乡村社会转型——以鄂西南土家族为中心的考察[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9 雷依群;;社会转型汉代国家的历史地位[J];南都学坛;2010年04期

10 高建立;;商业文明的发展与晚明士林风气的嬗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有;;新编《明史》概说[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2 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3 吴鹏;;论杨龙友的文化选择——兼论晚明士人的“殉死”心态[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4 孙强;;晚明商人借贷的途径与商业性借贷的发展[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5 林金树;;明代中后期“三西”农村人口的流动及其社会意义[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6 高寿仙;;吕坤《弟子之职》被他人文集误收小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7 左云鹏;;明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根源[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8 赵现海;;明代九边军事统率制度的变迁[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9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10 孔润年;;两种炎帝观:科学主义与信仰主义[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解读明朝历史的一个奇特现象[N];解放日报;2007年

2 张太原;近代知识分子从边缘到中心之路[N];学习时报;2006年

3 郭陪贵;明朝的历史特点及其灭亡原因[N];光明日报;2008年

4 曹兵武;文化遗产的浩劫:历史的悲剧与历史的必然[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陈梧桐;明代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N];学习时报;2007年

6 郑任钊;拓展明代思想史研究空间[N];人民日报;2007年

7 胡劲茵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近年日本宋史研究概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张献忠;明代后期社会性质再认识[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吴雪梅;清代两湖土家族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邢传凯;首届中国·铁岭李成梁学术研讨会闭幕[N];铁岭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文源;明朝与安南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至杰;社会转型与春秋战国人学思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白艳秋;论战国时代的人才解放运动[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苏循波;晚明辽东政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邢方明;晚明河南的灾荒救治(1573-1644)[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新亮;江南士绅与晚明道德秩序之重建[D];苏州大学;2009年

6 薛娟;清初江南文人士大夫的政治选择与义利取舍[D];苏州大学;2009年

7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盛桦;论晚明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学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周;清代江南水上游事活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邢哲;晚明江南地区米价变化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4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34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