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公共资源问题的一个侧面——以中都大兴府仰山栖隐寺与三家村的“山林”之争为例
本文选题:公共资源 切入点:栖隐寺 出处:《史学集刊》2014年02期
【摘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山林"是包含生长或蕴藏于其中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等物产的公共资源。"山林"资源的分争与管理往往牵涉到基层社会与国家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金代中都大兴府仰山栖隐寺是与金朝政府关联紧密的著名寺庙,占据着大量的"山林"的资源。大定年间,因公共资源的使用问题与栖隐寺矛盾重重的三家村状告前者强占"山林",从而引发了惊动尚书省的"山林"诉讼案。通过分析这起诉讼案可揭示出金朝政府管理"山林"资源的制度性规定及相关规定在基层社会中的实际运作。
[Abstract]: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mountain forest" is an animal that contains or is contained in it. Public resources of plant and mineral products.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 forest" resources often involve many problems such as grass-roots society and national system. In the Jin Dynasty, the Yangshan Xiyin Temple in Daxing Prefecture was a famous templ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Jin Dynasty government. Occupy a large number of "mountain forest"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 problem of the use of public resources and the three villages suing the Qiyin Temple, the former seized "mountain forest", which caused the lawsuit of "mountain forest" in Shangshu province. By analyzing this lawsuit, it can be revealed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Jin Dynasty government can be revealed. The institutional provisions of mountain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relevant regulations in the grass-roots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24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晓;;万松行秀新考——以《万松舍利塔铭》为中心[J];中国史研究;2009年01期
2 刘浦江;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女真人与汉人的土地争端[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04期
3 赵世瑜;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宗良;解新颜;;“姑奶奶”、“关圣帝君”与“金龙四大王”——再论《醒世姻缘传》康熙年间成书说之不能成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4期
2 韩光辉,陈喜波;皇家宫苑赏石文化流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倪越;;论商业业态与仿古建筑[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孙勐;;北京地区道教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张勃;;《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及其揭示的明代宫廷节日生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何岩巍;北京旧城斜街形成原因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李鸿斌;燕山八景起始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谭烈飞;北京城市色调的演变及特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王道成;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徐威;隆福寺街觅古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4期[C];2012年
2 缴艳华;;城市中轴线控制下的地区形成过程之研究——以北京东交民巷地区的变迁为例[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3 钱毅;杜凡丁;;中国西南地区的碉楼建筑刍议[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_5俊峰;;油锅捞钱与三七分水:古代汾河流域化解水争端的传统方式[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张兆裕;;《甲乙记政录》与晚明圣旨之私家辑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6 朱如意;;香山的保护与发展之我见[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7 张晋光;;皇木采办对明代社会生态的影响[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8 曹林娣;;中国园林选址与风水[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道成;;圆明园的建筑与风貌[A];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学术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10 王贵祥;;关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基址规模问题的探讨[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珊珊;明长城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防御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解丹;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辉;《明史·职官志一》笺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宾;金中都地区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力勇;清代顺天府旱灾与禳灾初探[D];暨南大学;2011年
5 许吉敏;清朝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晓菲;辽南京地区海事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尹航;明代内地藏传佛教民间流布考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邰高娣;明清时期北京民间灯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王裔婷;基于透视还原的圆明园四十景图造景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杨哲明;中国美术馆及周边街区整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于S屏,
本文编号:1659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5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