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边疆治理理论相关问题的思考——基于明朝治理北部边疆及其与蒙古关系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3-24 20:42

  本文选题:边疆 切入点:治理 出处:《求索》2014年08期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历朝政府,为了控制和管理边疆地区,设立机构,配置力量,协调民族关系,积极拓展国家统治力量对边远地带的渗入,治边理论和经验日趋成熟和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由于统治阶级的民族观念和阶级属性等所决定的自身缺陷,历代王朝所宣扬的以"因俗而治"、"以夷制夷"、羁縻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治边理论或政策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明王朝在治理北部边疆和处理与蒙古关系问题中的成败得失就值得深思。
[Abstract]:In Chinese history, in order to control and manage the border areas, set up institutions, allocate forces, coordinate ethnic relations, actively expand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state's ruling forces into the remote areas, the 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governing the border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national concepts and class attributes of the ruling class, The theory or policy of "governing because of vulgarity", "razing foreign lands" and Jimi policy advocated by the past dynasties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The Ming Dynasty's success in governing the Northern Frontier and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Mongolia. Failure is worth pondering.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基金】: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西北民族走廊藏汉杂居区文化生态研究”(2013A—123)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洮岷文化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地位研究”(13YD124)
【分类号】:K248;D69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钟达;明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05期

2 胡凡;;论明世宗对蒙“绝贡”政策与嘉靖年间的农牧文化冲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波;;北宋对“归明人”的法律控制[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王卫兵;曹德和;;修辞·修辞学·接受修辞学[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马青芳;;鲍照《建除诗》青海史实及其创作成因探析[J];长城;2010年12期

4 张连文;;明代大同地区军事聚落的形成和发展[J];沧桑;2012年02期

5 付永正;;清代光宣两朝甘肃地区经济状况述评——以陕甘新驿道沿途为中心[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彭森鹏;;浅析清朝中后期“因俗而治”治疆理念的弊端[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刘超建;;晚清新疆协饷枯竭原因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政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9 刘斌;;浅析清代前期安多藏区的藏传佛教政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孟修;;明蒙朝贡体制与土木之变[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何新文;;试论《春秋公羊传》的“贤贤”思想[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夏继先;;从“郑伯克段于鄢”看郑庄公形象[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张践;;从电影《英雄》看儒家文化的和平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5 北村一仁;;南北朝时期的“荒”[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7 亦邻真;;内蒙古古代史中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8 亦邻真;;内蒙古古代史中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9 翟禹;薄音湖;;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兼论败虎堡石碑题字“永宁”所体现的蒙汉关系[A];《万里长城》2008年第3期[C];2008年

10 孟修;;明蒙朝贡体制与土木之变[A];明代蓟镇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冯勇刚;汉武帝时期西北边防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惠玲;张雨及其《全陕边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闫宗淼;清朝回疆民族政策—伯克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孟维;董仲舒的仁义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阿萨拉图;;明代蒙古地区和中原间的贸易关系[J];中国民族;1964年Z1期

2 杨绍猷;明代蒙古经济述略[J];民族研究;1985年05期

3 乌兰;关于达延汗史实方面几个有争论的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03期

4 郑天挺;明代在东北黑龙江的地方行政组织——奴儿干都司[J];史学集刊;198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双成;崔华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审视[J];生产力研究;2012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659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59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