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与晚明辽东政局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05:27

  本文选题:李成梁 切入点:晚明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摘要】: 晚明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此时期无论是对西方还是中国,无论是对大明帝国统治下的中原内地还是辽东边陲都有着“分水岭”般的意义。中国同西方拉开距离就是从晚明开始的。“明亡始于明神宗”,是说明衰清兴亦从晚明开始的。“明亡始于辽亡,辽亡影响明亡”,亦是说明代兴亡所系辽东之得失。然而,研究晚明史尤其是东北史,跨越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历史人物,镇辽三十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是不能逾越的。本文以李成梁这一军事历史人物为切入点,通过解读影响晚明辽东政局走向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诸因素,进而透视晚明辽东政局嬗变的轨迹及其影响,从而从明朝的角度寻找辽亡、明亡的原因。对李成梁一生的起落、李氏家族的盛衰、大明帝国兴亡史的研究,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嘉靖后期,从中原内地到辽东边陲,时局表现为:吏治腐败、经济凋敝、边备废弛、民族矛盾尖锐等现象。尤其是处“夷夏之所交”的边陲辽东,因为处在明王朝与蒙古和女真交汇的锋面,其政局“动乱不已”。李成梁这个土生土长的辽东铁岭人,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生不逢时是说,李成梁出生在动乱的嘉靖朝,偏偏又适逢铁岭李氏家族家道中落。生逢其时是说,乱世出人才,辽东动乱的局势,尤其是同“北虏”和“东夷”的战争不断,给武将世家出身的李成梁,提供了登上辽东军政舞台的机遇。 万历初期,张居正锐意改革,兴利除弊,整军经武,重用能征善战的李成梁镇守辽东,使辽东政局步入“由乱入治”的轨道。辽东出现吏治清明,经济复苏迹象。作为张居正改革的受益者,晚明时代的弄潮儿,李成梁初镇辽东二十二年,锐意进取,武功卓著。对于“北虏”和“东夷”的屡屡寇边行为,李成梁采取遏制蒙古,打击女真的政策,使蒙古和女真部落经常受到重创。从而保护了辽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维护了辽东地区政局的稳定。 权势易性,富贵移人,对于一代名将李成梁亦未能完全避免。“贵极而骄”、腐败堕落是其人生抹不去的污点。万历后期,李成梁第二次镇守辽东八年,适逢高淮乱辽,政治腐败;天灾人祸,经济衰落;“暮气难振”,鲜有作为;建州崛起,“祸端”已露。辽东政局进入“由治入乱”的局面。李成梁个人因“勾结高淮”、“弄虚作假”、“弃地啖虏”、“养虎遗患”为言官所诟病。 随着李成梁的解任和离世,晚明辽东进入了“后李成梁时代”。晚明辽东的政局亦“由乱入亡”。无休无止的党争,造成辽东物是人非。节节败退的战局,最终明朝失去辽东。 历史人物和他所处的时代、政局的关系总是密不可分,总是存在重大的互动作用。李成梁的起落、沉浮又是辽东盛衰、治乱的缩影。追究明失辽东的深层原因,应该是腐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然。负主要责任者,应该是昏庸、贪婪、怠政的万历皇帝及其继任者。李成梁是腐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牺牲品,是家破国亡的替罪羊。“善则称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友者;;晚明杭州画家群体管窥[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梁志生;;晚明宦官专政与耶稣会士的态度[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3 朱志先;;张燧《千百年眼》与李贽著述关系考[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4 安兴亮;;浅窥《金瓶梅》之晚明世情生活[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5 万明;;商品、商人与秩序——晚明海上世界的重新解读[J];古代文明;2011年03期

6 刘士义;;晚明男风存在境况考略[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志伟;;董其昌的“明暗”说与晚明的金陵浙派画风分析[J];内蒙古艺术;2011年01期

8 吕文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晚明书坛的孑然对立[J];书法赏评;2011年03期

9 刘越;;《十竹斋书画谱》研究回顾[J];文艺争鸣;2011年14期

10 李斌;;陈梦莲《眉公府君年谱》订误[J];黑龙江史志;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兆裕;;《甲乙记政录》与晚明圣旨之私家辑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2 卜永坚;;“自古丛社中兴,必借王臣外护”——晚明天台宗僧人无尽传灯的文化网络[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3 ,

本文编号:1666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66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