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帝王历史意识探究
本文选题:宋代帝王 切入点:史学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个人喜好以及经筵经史讲读制度的推行,使得宋代帝王对史学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他们甚至能秉持以史为鉴与以史资治的思想观念,并不时将其用于施政实践。同时,宋代帝王往往通过体现帝王意志的相关制度与特殊举措来掌控官、私史学,强化史学的现实功用。他们在推动了宋代史学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官修本朝史时而体现着他们的某些旨意。总之,以上均是宋代帝王历史意识提高的具体体现。
[Abstract]:The personal preferen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reading history in the Jing Yan Jing made the emperors of the Song Dynast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they could even uphold the idea of learning from history and governing history with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ong Dynasty emperors often controlled the official, private historiography and strengthened the realistic func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through the relevant system and special measures to embody the emperor's will. The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Song Dynasty historiography at the same time. In short, the above are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Song Dynasty emperor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史学的繁荣与传布研究”(11BZS025)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许沛藻;宋代修史制度及其对史学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周兴涛;;宋代武学的教学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7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10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兵;《容斋随笔》的民俗材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今;唐人历史意识中的“文景之治”印象[J];人文杂志;2004年05期
2 陈彦辉;;春秋辞令历史意识论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艳丽;;唐人历史意识中的管仲形象[J];兰台世界;2010年15期
4 任利伟;;试论中国原始先民历史意识的形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汪高鑫;秦始皇历史意识散论[J];人文杂志;2001年05期
6 李建;西周初期人文意识与历史观念的转变及其意义[J];孔子研究;2004年06期
7 樊树志;;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J];学理论;2004年11期
8 佘江涛;;是什么毁了大宋帝国?——《月沉西子湖——大宋帝国的衰亡》评介[J];博览群书;1996年02期
9 李建;;“殷鉴”思想论略——以《尚书·周书》为中心的探讨[J];史学史研究;2009年02期
10 薛涌;;世界史中的大唐文化[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文玖;史学 社会 人生[N];学习时报;2006年
2 商报记者 王晓君邋作家 孙皓晖;《大秦帝国》价值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王林森;城乡建设别留千古遗憾[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彩娟;社会记忆与历史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68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6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