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川陕边境私茶贸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21:03

  本文选题:明代 切入点:川陕边境 出处:《广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论文以明代川陕边境私茶贸易为研究视角,论述的主体包括四个部分: 首先,对明代私茶贸易产生的背景进行阐述。明代处于茶马贸易的大发展时期,各种因素的所用下使明代的茶马贸易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状态;其次,对明代川陕边境的私茶贸易现象主要分三类进行分析介绍,第一,边境私茶的主要来源。川陕边境的私茶主要来源于汉中茶户茶课之外的新开茶园以及四川及南方腹里地区茶叶的边销;第二,边境私茶的贩运主体。川陕边境主要由上层阶级的达官勋亲、地方边臣、基层驻军和西番朝贡僧俗商人以及下层商贩军民等参与到私茶的贩运活动中来;第三,边境私茶的主要贩运路线。川陕边境的私茶主要是通过碉门、松潘等延边重要城镇关口以及各类偏僻的小路这两条主要路线运输出境。再次,对明代川陕边境私茶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明代茶马贸易始终在官方的控制下进行,而私茶能产生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私茶贸易中高额利润的诱惑、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控制力的削弱。最后,对明代朝廷打击和防范边境茶叶走私的措施进行分析。明代对川陕边境私茶贩运的打击不只是为了单纯的利益垄断,更多的是出于政治意图的考虑,因此在川陕地区不仅颁布了一系列打击私茶的法令法规,同时建立了巡茶制度以为监督。但是即便如此,明朝历代打击边境私茶的措施却仍表现出了前期严苛,后期宽松的趋势。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vate tea trade in the border of Sichuan and Shaanxi in Ming Dynasty,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First of all, the background of private tea trade in Ming Dynasty is expounded. In the period of great development of tea and horse trade in Ming Dynasty, the use of various factors has made the tea and horse trade of Ming Dynasty achieve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secondly, The trade phenomenon of private tea on the border of Sichuan and Shaanxi in Ming Dynasty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e main sources of border private tea are mainly from Xinkai tea garden outside Hanzhong tea class and from the side sale of tea in Sichuan and southern China. Second, The main body of border smuggling tea. The border between Sichuan and Shaanxi is mainly involved in the smuggling of private tea by the upper class officials and relatives, local officials, grassroots garrison troops, Western Fan Gong monks and vulgar merchants, as well as the lower level traders. Third, The main routes of smuggling tea along the border. The private tea on the border between Sichuan and Shaanxi is mainly transported out of the country by two main routes, namely, the watchtower gate, the gate of some important towns in Yanbian, such as Songpan, and various remote roads. Once again,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private tea along the border between Sichuan and Shaanxi in the Ming Dynasty were analyzed. The tea and horse trade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alway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mergence and repeated prohibition of private tea was the temptation of high profits in the private tea trade.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t that time, and the weakening of state control.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sures taken by the Ming Dynasty to crack down on and prevent the border tea smuggling. The Ming Dynasty's crackdown on the smuggling of tea along the border between Sichuan and Shaanxi was not only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monopoly of interests, but also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political intentions. Therefore, not only has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gainst illicit tea been promulgated in Sichuan and Shaanxi provinces, but also the tea patrol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supervise it. But even so, the measures taken by the Ming Dynasty to crack down on illegal tea along the border were still harsh in the early days. The trend of late easing.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752.9;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进;;图说明代宫廷服饰(一)——皇帝冕服[J];紫禁城;2011年04期

2 鲁烨;;明代茶具与茶文化[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3 方章雄;;福建云霄出土明代流入的“番银”[J];收藏;2011年07期

4 吴志宏;;明代旅游指南图书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5 朱永杰;韩光辉;;明代建州女真发展前期农业区域特征述论[J];北方文物;2011年02期

6 成日至;;明代“天启通宝”背“奉旨”小平钱[J];收藏界;2011年07期

7 姚江波;;明代瓷碗鉴定要点[J];中国拍卖;2010年07期

8 李文;;白瓷观音像(明代)[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铁;;明代的“大跃退”:明代铸钱量只相当北宋两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3期

10 刘丞;;首都博物馆藏明代宫廷韦驮造像[J];紫禁城;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冠朝;陈育宁;;明代茶马贸易官营体制的制度框架研究[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美莺;;明代福建私家藏书兴盛的原因与特色[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定烈;;怀念亲密战友李人林同志[A];纪念李人林文集[C];1999年

7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2 ;港发现明代村庄遗址[N];光明日报;2000年

3 湖南益阳师范学校 郭启明;重新审视明代书法艺术[N];美术报;2002年

4 光思;《中国明代档案总汇》[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黄钰财;明代古刹银杏堂[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南京发现明代铸钟遗迹[N];新华日报;2000年

7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8 包来发;明代养生专著《遵生八笺》[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9 赵智强;景德镇与明代五彩[N];中国商报;2002年

10 ;明代坐具大观[N];经济参考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文仙;明代套色印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静;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4 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孙春青;明代唐诗学[D];南开大学;2005年

6 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赵艳;明代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公元1368年~1644年)[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9 刘晓军;明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龙;明代公文变革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虎;明代木刻人物画题材与风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5 林建筑;明代水西彝族及其与中央政权的关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张然;明代家训中的经济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69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69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