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特殊政治势力与女主权力的互动——以刘太后统治时期为中心
本文选题:女主 切入点:刘太后 出处:《江汉论坛》2015年10期
【摘要】:中国历史上,女主垂帘听政通常会伴生一些特殊政治势力参与、干预政治的现象,甚至会对当时政治构成祸患。宋代女主也无例外,但她们对特殊政治势力的利用并未危及当时朝政。宋代垂帘太后众多,当中以仁宗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为最早,地位权势也最为显赫,她对待这些势力集团的态度与办法,足以影响后来其他宋代女主。刘太后并不倚重外戚势力,多以放任、包庇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对于宦官,她善加利用,以此制衡士大夫集团,但却又把他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刘太后统治时期,上层女性参与政治虽不及前代,却也有迹可寻。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omen leader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some special politic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interfere in politics, and even constitute a disaster to the politics of that time. Female masters of the Song Dynasty are no exception. However, their use of special political forces did not endanger the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In the Song Dynasty, there were numerous Empress mothers, among whom Empress Liu, who listened when Renzong heard the government, was the first and the most powerful. Her attitude and methods towards these power groups were also most prominent. It was enough to influence other female masters of the Song Dynasty. Queen Liu did not rely heavily on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relatives and treated them with a laissez-faire and sheltered attitude. For eunuchs, she made good use of them in order to check and balance the intelligentsia group, but she controlled them within a certain range. In the reign of Empress Liu, upper-class women were not as involved in politics as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but there were signs to be found.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14JDNS03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祝建平;仁宗朝刘太后专权与宋代后妃干政[J];史林;1997年02期
2 杨果;刘广丰;;宋仁宗郭皇后被废案探议[J];史学集刊;2008年01期
3 肖建新;宋代临朝听政新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4 张星久;母权与帝制中国的后妃政治[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杨光华;宋代后妃、外戚预政的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6 朱子彦;宋代垂帘听政制度初探[J];学术月刊;200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雨晴;庄华峰;;略论传统社会保障中的以工代赈——以宋代长江下游圩区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张显运;;宋代耕牛牧养技术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3 邱云飞;孙良玉;;宋代农业自然灾害史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4 郭志安;王娟;;北宋水碾xY业中的官私博弈[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5 陈峰;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王曾瑜;辽宋西夏金的避讳、称谓和排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范学辉;;“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黄弋;;北宋初期至中期的士风与文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9 孙利玲;;浅析宋代“官不足以制吏”现象的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王东峰;;柳永的悲剧性人生原因新探[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程彩霞;;明朝皇后群体扫描及特征分析[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2 冯晓庭;;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初探[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张国静;;论唐代起居舍人与起居郎[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4 杜文玉;梁丽;;五代时期畜牧业发展状况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何京;;北京地区辽金墓葬壁画反映的社会生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兰州油气中心及其他部门[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朱文慧;南宋东南地区的民间纠纷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楠;李纲在桂事迹与诗文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亮;明代役的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6 赵钢;浅谈中国历代山水画中的意境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黎明;《隋唐演义》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D];南昌大学;2010年
8 潘晓凡;唐宋福建佛教发展演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衍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和结构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影响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新;南宋绍熙内禅钩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邦炜;两宋无内朝论[J];河北学刊;1994年01期
3 杨果;宋代后妃参政述评[J];江汉论坛;1994年04期
4 诸葛忆兵;论宋代后妃与朝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朱子彦;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干政[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肖建新;宋朝的垂帘听政[J];文史杂志;1993年05期
7 杨光华;宋代后妃、外戚预政的特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魏志江;;论宋代后妃[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9 张明华;从曹皇后的道德自虐看北宋中期儒学复兴对宫廷女性的负面影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其凡,白效咏;乾兴元年至明道二年政局初探——兼论宋仁宗与刘太后关系之演变[J];中州学刊;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1684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8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