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割据时期淮西镇与中央之关系
本文选题:淮西镇 切入点:割据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33期
【摘要】:在41年左右的割据时间里,淮西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政治对立、军事对抗。大部分时期,能保持一种互不干扰的均衡,维持简单的君臣名分;而一旦其中一方实力过于强大或自恃强大,就会试图打破这种平衡,平叛或叛乱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淮西与中央朝廷之关系即是此类情形的写照。
[Abstract]:During the 41-year separation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ixi Town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not simply expressed as political antagonism or military confrontation.For most of the time, there was a balance of non-interference, a simple monarch, and once one of them was too strong or self-reliant, they tried to break that balance, and the war against rebellion or rebellion was inevitab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ixi and the Central Court is a portrayal of this kind of situa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文春;;淮西割据与唐德宗朝政治关系略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2 樊文礼;唐淮西节度使略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4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8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10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唐代淮西镇的兵源及相关问题[J];兰台世界;2014年09期
2 杨效椿;;淮西抗战片断四则[J];江淮文史;2011年03期
3 杨文春;;唐代淮西割据势力的演变及其影响[J];天中学刊;2012年03期
4 杨文春;;“淮西”地名考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卞孝萱;毒汁四溅的《评淮西之捷》[J];天津师院学报;1977年02期
6 曾代伟;元和削平藩镇淮西述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赵云旗;论裴度在平淮西中的作用[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8 陈光崇;;关于淮西之役的几个问题——兼评罗思鼎《评淮西之捷》[J];文史哲;1979年06期
9 张少华;;论裴度与淮西战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杨文春;;论元和淮西战争的首功之臣[J];殷都学刊;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成华;淮安市建行真情倾注淮西村[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淮医”精神,淮西“亮剑”[N];淮安日报;2011年
3 ;千古人物数风流[N];山西日报;2003年
4 苏殿远;中国宰相第一村探秘[N];中国商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浩;唐淮西藩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云鹤;唐代淮西镇的演变及其特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曾现江;唐后期、五代之淮蔡军人集团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86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8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