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记》为视角看刘邦的亲情观
本文选题:《史记》 切入点:刘邦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03期
【摘要】:汉高祖刘邦,从出身寒微到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最后成为一个王朝的统治者。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认为是最接近客观事实的著作,对刘邦人物个性的分析,借助《史记》的角度,更具有分析价值。
[Abstract]:From his humble origins to becoming the leader of the peasant uprising and finally becoming the ruler of a dynasty, Liu Bang, the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 was regarded as a book closest to the objective facts, and an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of Liu Bang's charact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angle of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it has more analy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宝鸡市分校;
【分类号】:K23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耀建;;汉代刺史制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彭映艳;论林语堂的“避隐”思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3 张金荣;毛泽东建党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吸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4 马秋丽;;《论语》中的休闲理论初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潘俊杰;慎到——从黄老到法家转折性的关键人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倩;当代中国慈善组织与人权保障[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巧云;《史记》的新闻学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王晓祥;论现代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雯;《诗经》婚制婚俗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学山;先秦至隋唐时期传统节日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梁;汉字音乐文化学研究释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玲;巴人音乐文化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佳;三言二拍中的明代公案小说[D];湘潭大学;2007年
8 刘和平;论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D];湘潭大学;2007年
9 刘喜平;复仇文化与金庸武侠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丹;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刚;;有时,被遗忘也是一种幸运[J];文史月刊;2011年07期
2 张连娜;刘红君;;司马迁王朝变迁观念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涛;延艳芳;周通先;;以《史记》为视角看刘邦的亲情观[J];农家科技;2011年03期
4 袁滏洁;;论刘邦早期友人对其功业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1年49期
5 李开元;;张耳来归[J];文史知识;2011年08期
6 叶雷;;刘邦的面孔——读王立群教授新著《大风歌》[J];老年人;2011年08期
7 李晓英;;刘邦的精神世界[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杨燕起;;《史记》所撰孙武之传的历史价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石俊志;;刘邦与榆荚钱——大汉王朝在黎明前的黑暗[J];金融博览;2011年09期
10 纪大华;;向前看的萧何与向后看的韩信[J];文史天地;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岁平;;汉王刘邦在汉中诸史实考辨[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巍;;论迁居汉中对刘邦夺取天下的决定意义[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3 郭鹏;;《史记》中的“刘邦与汉三杰”汉中史实略评[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4 程永庄;;刘邦三策平三秦[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5 刘志清;;“申阳”说古[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晏波;;刘邦赴汉中就国诸问题考述[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7 龚剑锋;许锴杰;;《国语》与《史记》记述范蠡比较[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志伟;;试论项羽的分封及其失败原因[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9 沈刚;;秦代养客之风新论[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10 思宁;祝华;;历史的成败兴衰之理——汉代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蓬勃;《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误解误译举例[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整理人 梁燕;王立群:刘邦是个好老板[N];经济视点报;2010年
3 灵通山;左右逢源的智慧[N];西部时报;2011年
4 张艳国;刘邦的“最后觉悟”[N];光明日报;2001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王曾瑜;不该忽略刘邦的流氓无赖气质[N];北京日报;2007年
6 孙家洲;汉代的“反劫质”立法[N];光明日报;2005年
7 无庐;楚汉争霸 刘邦兴于巴蜀[N];成都日报;2006年
8 国风;刘邦“关外父老”与项羽“江东父老”及父老之势力[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9 叶雷;历史的面孔[N];台州日报;2011年
10 刘思伟;汉高祖刘邦与沛县泗水亭驿[N];中国邮政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晓露;西汉思想与政治[D];湖南大学;2010年
2 宋娜;西汉官僚阶层伦理观念与社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国军;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体系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胥仕元;秦汉之际的礼治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任玉华;汉代酒业的发展及其社会功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董平均;西汉分封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以凤;孔安国学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余琳;夏商周三代审美风尚与礼仪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振威;《史记》楚汉之际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洪良;《史记》《战国策》对战国历史记载之比较[D];郑州大学;2004年
3 张莉;从《史记》记载看三晋地区战争频仍的原因[D];山西大学;2003年
4 刘萍;《孔子家语》与孔子弟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军伟;《汉书》矫改《史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郭慧;《战国策》《史记》策士形象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应朝华;《史记》在唐代的接受[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耿文风;唐代《史记》传播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9 周思佟;刘邦集团军功爵制考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磊;项羽、刘邦分封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0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