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领芝告向东藩——清朝出使朝鲜使臣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23:40

  本文选题:满洲 切入点:清朝 出处:《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06期


【摘要】:清朝在处理与朝鲜关系问题上,一方面继续坚持复杂而严谨的礼仪程序,遵循可以远溯至春秋时代的典范;另一方面坚持由旗人作为礼仪的执行者,强调朝鲜对满洲的效忠。在这种背景下,朝廷非常重视使臣的选择,出使朝鲜的使臣为皇帝从候选人中钦点,满、蒙、汉旗均有,以满人为主,多为熟习经典的文臣。朝廷不仅重视使臣的选择,还很重视对于使臣的管理,看重自身的国家形象。作为少数走出国门的满洲大臣,他们的所见所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满洲、清王朝与世界的关系。
[Abstract]:In dealing with the issue of relations with the DPRK, the Qi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continued to adhere to complex and rigorous etiquette procedures, following a model that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it insisted that the flagman be the executor of etiquette. Emphasizing North Korea's allegiance to Manchuria.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cour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hoice of envoys. The emissaries who sent the DPRK were appointed by the emperor from among the candidates. Most of them are familiar with the classics. The court attaches importance not only to the choice of emissaries, but also to the management of envoys and the image of their own country. As a few Manchurian ministers who have gone abroad, what they have seen and heard can help us understand Manchur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
【分类号】:K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龙发;;朝鲜义勇队抗日宣传及其形式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郑信哲;;略论在日朝鲜人社会的形成[J];韩国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3 李未醉;张香凤;;古代中国农业技术在朝鲜的传播[J];农业考古;2008年01期

4 熊坤新;;推动我国系统研究在日朝鲜人状况之力作——评《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J];世界民族;2008年04期

5 李贺林;;走进神秘的朝鲜[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9年01期

6 马长林;;朝鲜义勇队的产生与发展[J];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7 崔凤春;;朝鲜义勇队内部党派及组织系统沿革[J];韩国研究论丛;2009年01期

8 沈志华;董洁;;中苏援助与朝鲜战后经济重建[J];炎黄春秋;2011年06期

9 南北;;朝鲜央视主播的特殊待遇[J];文史博览;2012年06期

10 李爽;李论;;俄文材料中的“苏籍朝鲜人”历史片段:1945—1947年[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2 金成镐;;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发表论文、资料目录[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3 刘英;;冷战起源时期的苏联之朝鲜政策研究——俄罗斯及中亚朝鲜学研究分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权赫秀;;中国的朝鲜史研究与教学:历史的回顾与基于现实的展望[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5 宋健;;“三一”运动时期朝鲜“民族代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6 李花子;孙泓;;2011年研究会学术年会纪要[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7 李花子;;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及第九届会员大会纪要[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8 杨昭全;;建国60年来我国的朝鲜·韩国史和中朝、中韩关系史研究综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9 王宜胜;;朝鲜战争中的冲突管理问题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10 石源华;;韩国独立运动研究百年中文论著评析[A];“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杭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家华;朝鲜开放力度大 中国民企机遇多[N];经理日报;2004年

2 华勇 迟洪江 沈嘉禄 席斯 韩曰田 姬新龙 任力波;淘金朝鲜时机已到?[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张志晓;浙商推开朝鲜商业大门[N];世界报;2005年

4 韩曰田;走,朝鲜淘金去![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张小兰;朝鲜:烟花里的永恒记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王慧卿;朝鲜经济:乍收改革成效又遭制裁打压[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小朱;今日朝鲜商机无限[N];经理日报;2006年

8 杨月;朝鲜农贸市场开始活跃[N];市场报;2006年

9 陈亮;浙江商人试水朝鲜贸易[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李宝花;中国公民赴朝鲜旅游将开放[N];华东旅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信哲;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2 金炳镇;14世纪-17世纪中叶朝鲜对明和日本贸易关系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3 毛吉康;近代朝鲜半岛中立问题研究(1882-1905)[D];复旦大学;2010年

4 朴婷姬;中国朝鲜族与在日朝鲜人社会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5 朴今海;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潘晓伟;俄国对朝鲜政策研究1860-1910[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放;朝鲜与女真、满族诸政权关系变迁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8 刘广铭;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9 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全春梅;朝鲜近代自由诗形成过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朝鲜革命者在中国关内地区革命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10年

2 朴顺娜;朴宪永与1945——1948年的朝鲜半岛[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柏松;逐渐走向改革开放的朝鲜式社会主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玉粉;试论朝鲜义勇军的历史地位[D];延边大学;2003年

5 李金峰;朝鲜义烈团之斗争方向及其活动[D];延边大学;2008年

6 刘秉政;朝鲜一代名臣——南公辙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文日;1880年前后朝鲜的对外关系研究——兼论朝鲜的近代化进程[D];延边大学;2004年

8 赵光;朝鲜“7.1措施”的出台及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9 马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政策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10 邰威;战后朝鲜对外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3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3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1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