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魏时期户籍文书的典藏机构的变化
本文选题:户籍 切入点:典藏 出处:《人文杂志》2014年04期
【摘要】:东晋十六国以前,户籍文书以简牍为书写材料,造籍耗时费力,典藏需要相当的空间,而且查阅也相当不便,因此,中央及地方州、郡不具备收藏户籍的条件和意义,其时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户籍文书以纸为书写材料,始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赵,这一变化使南北政权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收藏户籍成为可能,自此,县以上各级政府典藏户籍成为定制,并为隋唐王朝所继承。
[Abstract]:Before the Sixteen Kingdoms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ocuments were written in bamboo slips, which took time and effort to create, required considerable space for collection, and were also quite inconvenient. Therefore, the central and local states and counties did not have the conditions and significance to collect household registration.At that time,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ocuments are only collected by counties and townships.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ocuments were written on paper, which began 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the post-Zhao period of the sixteen states. This change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central and local organs of the north-south regime to collec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ince then, the governments at and above the county level have made the household register a custom collection.And was inherited by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出土汉唐文书汇释及研究”(项目号:11XNI 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黎虎;“吏户”献疑——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J];历史研究;2005年03期
2 高大伦;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中户口统计资料研究[J];历史研究;1998年05期
3 卜宪群;;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组织的经济职能问题[J];史学月刊;2008年03期
4 袁延胜;;东汉光武帝“度田”再论——兼论东汉户口统计的真实性问题[J];史学月刊;2010年08期
5 宋少华;何旭红;;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J];文物;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邹春生;秦汉财务审计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孙朝阳;;论节烈思想发展的两条主线[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孟宪实;;论唐朝的佛教管理——以僧籍的编造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J];北方法学;2008年04期
6 李俊芳;;汉代册立皇后礼仪考述[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7 陆庆夫;许益;;“雁门事变”及其相关问题论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吴海航;;唐户部系统式与日本民部系统式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刘后滨;从奏案到奏抄——汉唐间奏事文书形态的演进与行政审批制度的变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祁海文;徐^y:“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J];长白学刊;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于柱;;从敦煌占卜文书看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与佛教的对话交融——以敦煌写本宅经为中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周永卫;;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权家玉;;南朝的“苏侯”信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潘洁;;黑水城出土元代赋税文书研究[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7 徐杰舜;徐桂兰;;在迁徙中实现新的文化认同——以广府人的形成为例[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8 李文才;;晚唐五代时期沙州净土寺的收入与支出研究——《后唐同光三年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保护手下诸色入破历算会牒》试释[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9 陈朝云;;夏商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探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3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朱新林;《淮南子》与先秦诸子承传考论[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叶娇;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俊杰;唐代公厨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钱礼宁;春秋晋楚争霸时期楚国邦交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荣晖;法家、兵家思想的近缘性与商鞅、韩非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昊天;死刑存废与民意之间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常舒扬;居延汉简所见汉代边塞档案管理制度探讨[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晶晶;汉代官印制度考述[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宝锋;唐代养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兴;读敦煌吐鲁番文书札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高恒;汉代上计制度论考──兼评尹湾汉墓木牍《集簿》[J];东南文化;1999年01期
3 周兴春;论光武帝刘秀度田并没有失败——兼论东汉前期土地政策[J];德州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4 杨德炳;关于刘秀与新莽末年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1997年05期
5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J];江汉论坛;1988年08期
6 马植杰;;刘秀论[J];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7 袁延胜;东汉户口总数之谜试析[J];南都学坛;2003年02期
8 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J];南都学坛;2006年01期
9 杨联升;东汉的豪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04期
10 张桂萍;汉代的上计制度[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宁;;简牍所见秦马政[J];兰州学刊;2008年11期
2 苏启龙,袁征泽;宋代的户口统计制度——对有关制度的综合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01期
3 聂红琴;清代前期的户籍与赋役[J];史林;2001年01期
4 郑振满;明清福建的里甲户籍与家族组织[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02期
5 傅克辉;魏晋南朝黄籍之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闵祥鹏;疫病对唐江南地区天宝末年到元和初年户籍的影响[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朱奎泽;;汉代河西屯戍系统的仓[J];中国农史;2006年02期
8 张荣强;;《新唐书·食货志》所载“手实”、“乡帐(计帐)”关系考[J];史学史研究;2009年04期
9 魏铮;;两汉乡亭考述——以汉宣帝时期为中心[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张尚谦;何物“均田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绍东;;论商鞅变法与我国古代户籍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2 中村圭r>;陶雪;;关于南朝户籍的两个问题[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阎琦;;关于李白的户籍、婚姻及科举的余论[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4 杨际平;;关于西魏大统十三年敦煌计帐户籍文书的几个问题[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5 彭超;;从两份档案材料看明代徽州的军户[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6 刘志伟;;宗法、户籍与宗族——以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为中心的讨论[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万绳楠;;论黄白籍、土断及其有关问题[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8 王伯奇;;李白籍贯的探讨[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1994年
9 张金奎;;明代军户来源简论[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10 陈朝汆;;隋唐农业管理机构叙论[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鄂权 方北松;以高新技术修复保存出土竹木类文物[N];科技日报;2006年
2 姜龙飞;直击:中国最古老的文书档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胡平生;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二)[N];光明日报;2000年
4 宋杰;尹湾简牍再现秦汉社会生活[N];文汇报;2002年
5 邓文宽;“20世纪出土的第一支汉文简牍”新释[N];中国文物报;2001年
6 石家庄学院 贾丽英;从长沙东牌楼简牍看汉代出嫁女的财产继承[N];光明日报;2007年
7 国风;“汉型”与“唐型”的折中[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8 记者 原建军;临潼与龙山结友好区县[N];西安日报;2006年
9 何炳棣;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N];金华日报;2010年
10 马玉萍;独具风格的陇上文物[N];兰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孝俊;辽代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俊梅;秦汉郡县属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袁延胜;东汉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张玲;秦汉关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兰兰;汉代简牍中的私文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明慧;简牍所见秦汉诉讼制度[D];苏州大学;2007年
3 李权;战国简牍所见秦国农官制度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松梅;汉代赦免制度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勇;汉简所见边塞兵器装备及其管理制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郝延涛;秦汉邮传管理略论[D];长江大学;2012年
7 魏永康;秦及汉初的农田管理制度[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银良;战国及秦邮传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谢斌;两汉图书事业简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玉亮;秦汉郡县治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3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