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起源形成与黄帝华胥文化类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1 18:27

  本文选题:中国文明 切入点:黄帝部族 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的集体记忆,始于古代中国人对于黄帝、华胥的礼赞。考察和分析黄帝文化和华胥文化的性质、类型、演变及其与中国上古历史的关系,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考古实证法进行相关研究,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成果,逐步滤清神话传说中的虚妄成分,可以得出基本结论:黄帝部族和华胥部族分别生息、发展于姬水流域、灞水流域;相互缔结部族对偶婚姻,是两者融和而成为共同文化体的标志。
[Abstract]: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egins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praise of Huangdi and Huaxu. The nature, type, evolu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of Huangdi culture and Huaxu culture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t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By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archaeological positivistic methods to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 we will constantly draw on new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gradually filter out the false elements in myths and legends. The basic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Huangdi tribe and Huaxu tribe lived separately and developed in the Jishui basin and Bashui basin; the marriage between the two tribes was the symbol of the common cultural body.
【作者单位】: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体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ZS010)
【分类号】:K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向芳,王成善;锶同位素在沉积学中的应用新进展[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1期

2 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J];文物;1981年05期

3 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J];文物;1987年03期

4 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金宇飞;;龙山文化与古史传说的对比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黄正术;论“五帝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何光岳;;巢国的来源和迁徙[J];安徽史学;1992年04期

7 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渭清;;中国古代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衍生——以生殖崇拜和原始墓葬为考察中心[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徐希军;;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日外交政策的理性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林齐模;顾建娣;;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的经过[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正平;;“美”字“六书”与“本义”研究述评[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江林昌;;东西方古文明的比较[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3 田延峰;;宝鸡建城时间及相关问题的探讨[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震中;;三皇五帝的时代与考古学上的年代[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5 陈德辉;;炎帝——倾情造福民生的万世楷模[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6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刘国祥;;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探索[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张建锋;;论左翼川籍作家创作的地域文化意蕴[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先登;;论五帝时代[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10 陈吉全;《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源流及应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进全;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倩;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倩影;春秋战国时期的中下层妇女地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勇波;明清时期“喜相逢”纹样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何为;东周时期楚国都城形制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秀斌;微量元素锶及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与应用前景[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1期

2 陶发祥,洪业汤,冷雪天;锶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J];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05期

3 方殷;随州西花园、庙台子遗址发掘简述[J];江汉考古;1984年03期

4 王红星 ,胡雅丽;江汉地区“龙山时代”遗存的命名问题——“石河文化”的特征、年代与分布[J];江汉考古;1985年03期

5 ;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一年湖北邰县和均县发掘简报[J];考古;1961年10期

6 周昆叔;;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J];考古;1963年09期

7 高炜;李健民;;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年01期

8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J];考古;1983年06期

9 ;湖北均县乱石滩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1986年07期

10 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而作[J];考古;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祥庚;;黄帝与夏商周[J];学术月刊;1985年03期

2 舒顺华;从黄帝、荤粥说到夏与淳维[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05期

3 温玉春;黄帝氏族起于山东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周兴春,王玉萍;黄帝时代应定名为“黄朝”[J];德州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5 张为民;黄帝族源东夷说[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李耀宗;论“黄帝”界说与黄帝精神——兼谈陕西黄陵甲申“中华大祭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张勇,何炳武,刘宝才;黄帝与中国文化[J];西部大开发;2005年04期

8 魏宗禹;;论蚩尤与黄帝之战的历史文化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赵国鼎;;中华文明的肇造者——始祖黄帝[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年04期

10 陈习刚;;黄帝时代中原地区的农业[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炳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编好《陕西省志·黄帝陵志》[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2 焦振廉;;刍议“岐黄”与中国医学的起源[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文学;王金岭;;黄帝族探源与中华第一古都[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许顺湛;;中原第一城——五千年前黄帝时代古城[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易华;;黄帝与成吉思汗——从游牧看中国文化的形成[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高新民;高原;;岐黄文化与庆阳远古文明[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路笛;;我对黄帝和岐黄文化的新探索[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德方;黄吉博;;黄帝的故里和老家分别为新郑、洛阳——小浪底考古发掘随笔[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留建;王秀昆;樊战东;;论新郑黄帝古都文化的研究与开发[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许顺湛;;黄帝都有熊在新郑[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宝才 何炳武;研究黄帝文化发扬民族精神[N];陕西日报;2005年

2 单中桂;走司马迁的路,寻觅黄帝足迹[N];深圳商报;2004年

3 本版编辑 任继愈 张岂之 赵馥洁 瞿林东 张宏彦 王震中;“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N];光明日报;2007年

4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方光华 朱晓红;陕西桥山:历代祭祀黄帝之地[N];陕西日报;2007年

5 强文祥邋邵小强;黄帝祭祀的文化意蕴[N];陕西日报;2007年

6 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郑欣淼;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N];陕西日报;2008年

7 西北大学教授 刘宝才邋韩养民;对黄帝文化的几点认识[N];陕西日报;2008年

8 薛向群邋李琼燕;《黄帝文化志》首发式隆重举行[N];陕西日报;2008年

9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刘宝才;黄帝文化的当代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朱清平 通讯员 刘云锋 兰景明 杨荣德;黄帝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之魂[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雷;黄帝及其在华夏族形成中的历史作用[D];延安大学;2011年

2 平楠;中原黄帝神话传说及旅游价值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朱伟利;黄帝神话在新密的流传及其民俗文化[D];河南大学;2010年

4 付宝新;中国传说时期管理思想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6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6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