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兹”与粤港地区先天道出版及传播
本文选题:善书 切入点:文在兹善书坊 出处:《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05期
【摘要】:清代至1930年代的三百年,是善书流通兴盛的时期,翼化堂、文在兹、明善等善书局是专印善书的出版机构。清末民初粤港地区先天道有长足发展,谈德元在广州创办文在兹善书坊起了枢纽作用。从文在兹创办于广州,及后清远的飞霞洞及香港的福庆堂相继建立,标志着先天道道脉传入广东、香港不同阶段的发展,为先天道在粤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传扬奠定深厚根基。然而,近二十年不少港澳与海外先天道堂相继结束,这些粤板经书成了先天道在近百年兴盛的历史见证。
[Abstract]:The three hundred years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1930s was a prosperous period for the circulation of good books. Yihuatang, Wen Zaizi, Mingshan and other good books were the publishing agencies specializing in the printing of good boo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was a great development in Xiantian Tao in the area of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From Wen's founding in Guangzhou, Feixia Dong in Houqingyuan and Fuqingtang in Hong Kong have been established, mark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It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pread of the first Tiandao i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and Southeast Asia. However, in the past 20 years, many of the Hong Kong, Macao and overseas Heavenly Tao churches have ended, and these Cantonese scriptures have become the historical testimony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first Tiandao in nearly 100 years.
【分类号】: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2 冯尔康;;略述清代宗族与族人丧礼[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3 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赵崔莉;;明清女性的职业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赵国号;;明清农民迁业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杨宗红;;五通神祟女故事谫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7 亓娟莉;;《越裳操》本事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于翠玲;;古代图书出版格局与传统文化[J];图书与情报;2005年06期
9 刘志华;;明代前中期陈献章讲学活动初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姚建琴;;解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出版文化元素[J];出版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许霖庆;;香港特区年宵花市及市场分析[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永卫;;十都之中最少年——古都番禺在汉代的历史定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曲少杰;;论大学文化生态的保护与营造——以广州大学城历史文物古迹保护规划与开发利用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4 陈涛;;唐代端溪石砚考辨[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徐杰舜;徐桂兰;;在迁徙中实现新的文化认同——以广府人的形成为例[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6 章宏伟;;论明代杭州私人出版的地位[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7 蒋明智;;龙母传说在民间口头流传中的演变[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8 关剑平;;越南茶的文化与产业[A];饮食文化研究(2009年下)[C];2009年
9 徐璐;;广东南音审美研究——以南音双绝为例[A];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25周年《神舟民俗》杂志创刊25周年暨民俗文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瑛;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4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8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9 张星;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发掘收集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沙梅真;敦煌本《类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7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