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昌军基层区划——乡的地理分布研究
本文选题:宋代 切入点:建昌军 出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02期
【摘要】:"乡"是中国古代金字塔式集权体制中的重要地方基层区划,宋时其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宋代建昌军诸县所辖"乡"的研究,认为宋初乡应该还是一种用于收取税赋的地域单位,北宋中后期才完成"地域化"转变,唐末宋初乡数的减少及随后乡的"地域化"转变与人口的变化息息相关。宋代乡名有逐渐雅化和由地理型向教化型转变的趋势。宋以后乡数和乡名变化变动都较小。
[Abstract]:"Township" is an important local division in the pyramidal centralization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nature has changed greatly in Song Dynast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township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should still be used as a regional unit to collect taxes, and the "region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was completed onl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township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subsequent "regionalization" of the township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population. There was a trend of gradual refin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geographical type to the civilized type of township names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townships and township names since the Song Dynasty were small.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K244;C912.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薛尧;;江西南城、清江和永修的宋墓[J];考古;1965年11期
2 夏维中;宋代乡村基层组织衍变的基本趋势——与《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一文商榷[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3 王棣;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J];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4 段琳;;宋代乡村基层组织演变释疑[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演变趋势初探[J];学术论坛;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燕鹏;;南宋地方官学的修建与士人参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蒲霞;;《永乐大典》中《新安续志》编修时间考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3 胡喜云;王磊;;清代辑佚学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9年01期
4 牛汝辰;朱杰;;儒家文化对宋代测绘科技的驱动[J];测绘科学;2008年01期
5 沈如春;;湖州镜及两宋官民铸镜业的互动[J];东方博物;2009年01期
6 吴敬;;赣江流域宋代葬俗的考古学观察[J];东南文化;2009年02期
7 费和平;;从泰山到东海抑或是从东海到地下——关于北宋中期以前买地券中一类常见用语的讨论[J];东南文化;2012年03期
8 陈涌清;;中国古代基层乡村治安主体的演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黄晓枫;樊拓宇;易立;李平;王志勇;高志春;杨丽;曹桂梅;卢引科;;2007年玉堂窑遗址六号窑包试掘简报[J];成都考古发现;2007年00期
10 汪圣铎;史泠歌;;宋代施利钱研究[J];河北学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郭哲铭;;由历史开发与行政建置试论金厦历史地位的起伏[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3 刁培俊;;20世纪宋朝职役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成福;唐宋农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莹;生的极限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9 马泓波;《宋会要辑稿·刑法》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臻;《淳熙三山志》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姚帅;宋代乡村社会空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杨帆;明清时期陇东七府州水环境危机与社会应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扬;明清山西煤炭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芷新;宋元地方学校藏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艳艳;广西容县都峤山宗教文化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莫军昌;唐代袁州进士考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潘月;唐宋八大家与襄阳考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9 王丽歌;宋代福建与两广地区人地关系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宋杰;明代徽州存世家谱的文献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祖明;;龙泉溪口青瓷窑址调查纪略[J];考古;1962年10期
2 武伯纶;;唐万年、长安县乡里考[J];考古学报;1963年02期
3 夏维中;宋代乡村基层组织衍变的基本趋势——与《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一文商榷[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4 王棣;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J];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5 高寿仙;略论传统中国的乡村控制与村社结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6 刁培俊;;在官治与民治之间:宋朝乡役性质辨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建国;宋代乡村区划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泾源;;关于宋代的田赋税率和农民负担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王育民;;《宋代户口》稽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史继刚;;宋代宰执的谒禁制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陶绪;北宋差役与乡村下户——兼析“下户半曾差作役”[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5 刘树友;;从《夷坚志》看宋代城市下层居民[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6 史继刚;;宋代官吏谒禁制度述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7 ;文化享乐与宋代审美文化[J];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05期
8 程民生;略论宋代市民文艺的特点[J];史学月刊;1998年06期
9 姚礼群,张伟;宋代钱氏家族人才状况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舒大刚;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兴涛;;宋代的武学博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4 程龙刚;;宋代四川卓筒井研究[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黎明;从宋代酿酒业看瓷器生产[N];中国文物报;2002年
2 朱玉宝;宋代的官、职分离制度[N];中国人事报;2001年
3 庄华峰 宋 标;宋代的社会救济事业 [N];光明日报;2002年
4 何宪景;宋代惩贪“教而后行”[N];检察日报;2001年
5 庄华峰;宋代长江流域的雕版印刷业[N];光明日报;2000年
6 张希清;“恩由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N];文汇报;2002年
7 金铁锋;台谏两制 相辅相成[N];中国人事报;2001年
8 杨豫文;太清宫与老君台[N];中国文物报;2000年
9 何振良 郑焕章;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晋江草庵[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李知宴;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八)[N];中国文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刘缙;宋代正规军军事训练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魏华仙;宋代消费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高楠;宋代民间财产纠纷与诉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谭景玉;宋代乡村行政组织及其运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晓龙;宋代提点刑狱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陈志英;宋代物权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魏峰;宋代迁徙官僚家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鹿军;宋代县级公吏职务犯罪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2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4 付海妮;宋代后妃临朝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曹强;宋代江南圩田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宋乾;宋代赔偿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胡玉;宋代医政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马永娟;宋代举告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汪辉;两宋皇城司制度探析[D];河南大学;2005年
10 张小平;陈恕年谱[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97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