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遗留和变异——战国监察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1 21:42

  本文选题:监察制度 切入点:战国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摘要】:绵延二千余年的中国监察制度,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留下的巨大文化财 富。研究这一世界公认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对挖掘、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有重 大意义,而且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监察制度也有深刻影响。 由于中国监察制度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并在古代政治活动中发 挥过巨大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有学者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并出 版了一些著作。但建国以后,监察制度曾经一度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几至于无 人问津。八十年代已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于是对监察制度的研究再次受到关注。不 仅许多关于政治史、法律史等著作中,都涉及到监察制度,而且专门论述监察制 度的著作也相继出版,同时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已超过了二百篇。遗 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监察制度的研究探索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许 多学者认为中国监察制度形成于秦汉时期,以致于对先秦时期事实上已经客观 存在的监察制度认识不足;有的学者虽然承认战国时期已有监察制度,却又仅 仅局限于监察内容的一个方面——御史监察制度,而对构成监察制度的其它要 素视而不见;由于上述局限,对战国之前已经存在的监察制度更是缺乏研究。 因此,本文的目的,首先是力求还原历史本来面目,通过对战国监察制度构成要 素的分析,从文化的遗留规律挖掘战国监察制度的渊源并通过对战国监察制度 构成要素的变异部分的分析,揭示战国时期监察制度演变的规律和原因,同时 使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也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通过探索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监察制 度的悠久历史,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同时,只有对监察制度的内容和运行 ·且 规律有了全面的、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了解监察制度的创设和运用,在当时的 历史条件下,在调节和制衡国家政权部门之间关系,提高行政机构的工作效率,“ 惩治违法乱纪的官吏,肃清政府机构的腐败,保证政局稳定,巩固统治秩序等方 面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监察制度时,必须把它置于当时的社会环 ‘境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这种制度在当时社会发展问题上,起了 阻碍作用还是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加以鉴别,决定取舍,从而做到真正的批判 继承,使之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监察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益的 惜鉴。 我们研究一个文化、一种制度的目的,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其本身。我们的 目的是了解它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是如何运作的,它对其它文化要索以及对猴个 文化系统有什么影响。反过来,也要研究整个系统对一种文化或许多文化形 成、变化的影响,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服务于我们今天的社会。 尽管人类许多文化起源已无法考察,但探清一种文化的源流,肿于找们认 识文化发展的真实性,力求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有极为重要的怠义。而梁做 到这一点,则必须学会利用遗国和变异两种文化要索。无论如何,借鉴或棋仿 一种已有的制度都比创立一种新制度要容易得多,尤其是这种制度已被前代杜 会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的时候,这些制度便得以继承遗传下来;同时,我们也 不能忽视变异,因为从其自身所发生的变化上,我们可以发现促使它们变化的 许多社会因素,,从而可以更多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Abstract]:China ' s supervision system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is the great cultural wealth that our ancestors left for mankind









Rich in the study of the world ' s recognized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 not only for mining , but also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 and also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ist supervision system .









Due to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 ' s supervision system , the system is complete , the content is rich , and in ancient political activities









As early as the 1920s and 1930s , scholars have begun to study it ,









Bu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 the supervisory system once became a forgotten corner , as far as none









The 1980 s have come ,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 so the research on the supervision system is again concerned .









In many works , such as political history , history of law , the supervisory system is concerned , and the supervision system is discussed .









More than 200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various academic journals .









However , for various reasons ,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 such as the promise









Many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Chinese supervisory system is formed in the Qin and Han period , so that it is in fact already objective to the pre - Qin period









( a )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Some scholars , while recogniz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supervisory system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only









Only one aspect of the supervisory content _ defence history monitoring system , but other aspects of the system of supervision









It ' s not a blind eye .
Due to the above - mentioned limitations ,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monitoring system already existed before the Warring States .









Therefore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y to restore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o make up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Warring States .









In th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 the origin of the Warring States Monitoring System is excavated from the left law of culture and through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the Warring States .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reveals the rules and caus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urveillance system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At the same time ,









We als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









Through exploration , we further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_ supervision system









The long history of degrees is a place to be proud of ;
At the same time , only the cont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路 & nbsp ; & nbsp ; & nbsp







































The law has a comprehensive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at that time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K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俊玲;;广告语言的变异及其翻译语用效果[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2 朱媛媛;;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及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魏淑霞;;西夏的监察制度初探[J];西夏研究;2010年02期

4 seacake;盐lynn;;《X战警:第一课》成功的八个秘诀[J];电影世界;2011年07期

5 马瑞;张显成;;西北屯戍汉简异体字变异规律初探[J];唐都学刊;2011年04期

6 张媛媛;;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看转喻影响词义变异的心理机制[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张丽;;从外延与内涵的变异看网络语言——基于罗兰·巴特的外延与内涵理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孙娟;;舞台经典傣族孔雀舞研究[J];大舞台;2011年07期

9 梅明玉;;文学翻译中语序的比较研究和功能重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海;;东干小说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变异——《惊恐》与“刘幽求故事”之比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朴春根;Lee Seungkyu;Lee Sanghyun;Kim Kyunghee;Byung-Ju Moon;;栗疫病菌弱致病力的遗传变异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麻文俊;王军辉;;楸树无性系在不同氮素条件下的变异[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卢厚清;张永利;余勤;李宏伟;张小娟;;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火力分配优化[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范春丽;赵奇;陶澜;殷家明;;甘蓝型油菜离体诱变效应的研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位耀光;郑德玲;周颖;王英;付冬梅;;克隆选择算法的研究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秦大强;罗巍;;HSP22蛋白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2L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尹浩;朱磊;游潮;刘窗溪;韩国强;高方友;宋伟正;王超;王曲;马骏;;人脑基底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A];2010年贵州省显微外科年会暨贵阳显微外科中心揭牌仪式论文汇编[C];2010年

8 胡延军;高莉;;混合遗传算法在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上的应用[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赵凌;王才林;;花粉管介导的转bar基因水稻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赖小今;邓旦;丁盛;廖明松;陶杰;梁燕;李树森;;二维彩色多普勒对解剖变异型动脉导管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卢健力 马伟文;菊展“藏龙卧虎” 变异品种魅力大[N];中山日报;2008年

2 陈智斌;廉政监察制度造就盛世唐朝[N];湖北日报;2010年

3 蓝永信(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综合二处);中国古代的巡视监察制度及其启迪[N];广西日报;2005年

4 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 何逊;析价格传导“变异”[N];上海金融报;2004年

5 曹丽君;ENPP1基因变异将导致肥胖[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傅思明;西方国家的选举监察制度[N];学习时报;2003年

7 朱耀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研究的新拓展[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万建武;展现古代监察法律法规面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9 孙光妍;历史上监察制度的得与失[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记者 董峻;我国发现狗感染甲流病例,病毒未变异[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河;北魏监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尹春煜;中国HIV-1主要结构基因的序列变异性以及耐药相关性突变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沈丽琴;环境相关因素和解偶联蛋白2基因变异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探讨[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李长江;效率视角的企业产权结构进化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刘志华;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研究HBV/C区热点变异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丽君;清代顺康两朝科道官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卞福花;仙客来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变异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乌恩奇;中国部分地区宫颈癌及相关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续与变异(1912—1937)[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玉;文化的遗留和变异——战国监察制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庞玲娟;鼻咽癌线粒体DNA变异的研究[D];中山大学;2005年

3 汪照国;青岛市2004~2005年流感病毒的分离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漆荣;秃杉地理种源变异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富娟;南方地区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粗蛋白含量的变异及其遗传力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晓霞;韩国语汉字词的传承与变异特点小议[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田鸿雁;隶楷阶段形声字义符变异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李桂群;广告语言的变异使用及其规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薇薇;脑血管病的相关基因变异研究现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10 崔敏;留守与突破:缪斯之魂的艰难求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7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7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