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期晋国田制变革中的“国人”问题新解
本文选题:春秋战国 切入点:田制 出处:《农业考古》2013年03期
【摘要】:春秋中期晋国因韩原之败对已有的井田制进行了变革,此即为"作爰田"。其主要内容是赏国人以田,改变田界,重新确定土地占有权。"国人"是此次赏田的对象,然而,对于受赏赐的"国人"范围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论,通过详细分析史料,笔者认为受赏赐的"国人"只包括卿大夫和士,而不包括国中的农民。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due to the defeat of the original Jin Han existing system of change, this is "Yuantian." the main content is to reward our people with Tian Tian Jie, change, re determine the possession of land. "People" is the object, Sakata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scope of the reward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rewarded the "people" includes only the bureaucrats and the scholar, not including middle peasant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彭益林;;晋作辕田辨析[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S1期
2 王毓铨;;爰田(辕田)解[J];历史研究;1957年04期
3 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士阶层宗法制度研究[J];历史研究;1986年05期
4 邹昌林;“作爰田”和小土地占有制的兴起[J];史林;198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东英;袁丹丹;;试论《福乐智慧》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9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芳;羽调和徵调对恐惧和悲伤情绪减缓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彭益林;;晋作辕田辨析[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S1期
2 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J];文史哲;198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娟;宋代田制思想[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桂芳;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兴起的原因[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刘复生;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陈登原;试论西晋占田制度[J];人文杂志;1957年01期
5 赵汝清;日本班田制与中国均田制的比较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6 高思栋;齐国土地制度浅议[J];管子学刊;1998年02期
7 耿元骊;;宋代“田制不立”新探[J];求是学刊;2009年04期
8 江淳;从赐田制度的变化看秦汉间土地制度的演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9 杨钊;宋襄公述评[J];史学月刊;1990年06期
10 陈永祥;“士”的崛起与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转型[J];华夏文化;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文郁;;姜姓列国分布变迁考[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2 孟世凯;;从烹阿大夫看齐国的改革[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3 孟世凯;;从烹阿大夫看齐国的改革[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康玉庆;;先秦时期太原地区的民族活动——兼论赵国初都晋阳的民族文化背景[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志琴;;封建统治衰变中的文化与世风——《晚明文化与社会》序[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吴荣曾;;论六国的从坐制和刑徒制[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林杰;;赵太后玺新释新证——赵史笔记之一[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8 郭丽萍;;三晋文化对秦文化的影响[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9 田东奎;;重法轻德与秦王朝短命而亡[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吴大林;;吴国货币形态初析[A];1981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暨吴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册)[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浦善新;春秋战国的行政区划[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项观奇;“作爰田”新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风石堰;另类视野中的东周历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徐焰;名将吴起两面观[N];解放军报;2007年
5 江林昌;五千年中国学术史[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邋孙博客 黄洁;大秦帝国与中国文明的发展[N];珠海特区报;2008年
7 俞京;向一个理想恣意的时代致敬[N];国际商报;2008年
8 赵瑞民;简襄功烈赵毋恤[N];山西政协报;2006年
9 于伟慧 黄青文;黎族钻木取火[N];海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孙娜;后楼山又现西汉墓葬[N];徐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隆文;春秋战国时期金属铸币的空间特征与地理基础[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景红艳;西周赏赐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小红;巫觋与宋代社会[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岩;周代服饰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林荣;《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D];吉林大学;2010年
6 宫芳;先秦齐国的国家管理思想与实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菊;春秋战国请罪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继合;春秋战国剑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刘启文;春秋战国识人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杏来;春秋战国土地制度研究的若干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世;论王莽的政治理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桂英;春秋战国官吏腐败与反腐败述考[D];吉林大学;2004年
7 唐婉晴;《周礼》中的会计制度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8 韩同飞;春秋时期鲁国外交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丁宏健;范蠡故里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周海霞;论春秋战国妇女地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98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