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吐蕃僧相官衔考

发布时间:2018-04-02 02:27

  本文选题:唐代吐蕃 切入点:僧相制 出处:《中国藏学》2014年03期


【摘要】:唐代吐蕃"僧相"一职的出现,是唐代吐蕃政教情势在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呈现,在吐蕃的宰相制度演进上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以史学方法与藏语文知识,分析唐代吐蕃时期汉藏双方所遗留的史料,厘清■、钵阐布、■三词的疑义,探明唐代吐蕃僧相的藏文官衔并予以正名。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Tibetan monk's position in Tang Dynasty is a special appeara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ibetan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situation in Tang Dynasty, and it has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evolution of Tubo's prime minister system.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ethod and Tibetan language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data left by Han and Tibetan in the Tibetan period of Tang Dynasty, clarifies the doubtful meanings of the three words, explores the Tibetan official titles of Tibetan monks in Tang Dynasty and corrects their names.
【作者单位】: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
【分类号】:K242;D6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恰白·次旦平措;郑堆;丹增;;简析新发现的吐蕃摩崖石文[J];中国藏学;1988年01期

2 陈楠;;吐蕃职官制度考论[J];中国藏学;1988年02期

3 熊文彬;;两唐书《吐蕃传》吐蕃制度补证[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4 林冠群;唐代吐蕃的僧相体制[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5 张延清;;吐蕃钵阐布考[J];历史研究;2011年05期

6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贤者喜宴》■摘译(九)[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7 陈庆英;试论赞普王权和吐蕃官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8 巴卧·祖拉陈哇 ,黄颢;《贤者喜宴》■摘译(十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9 索南才让;;从谐拉康碑文看钵阐布娘定埃增桑波的地位[J];西藏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坤新;;邓小平西藏民族问题思想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葛艳玲;李世勇;;浅析蒙元与甘青藏族关系的建立及民族间的友好往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康苗苗;;明代政府对川西藏族的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5 熊文彬;;两唐书《吐蕃传》吐蕃制度补证[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6 噶仲·洛朗巴;刘立千;;噶厦印谱译注[J];中国藏学;1990年01期

7 熊文彬;;吐蕃时期佛典翻译管窥[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8 陈践践;;《P.T.990如来佛降服大王记》译注札记[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9 乔政;吐蕃奴隶制社会经济初探[J];中国藏学;1994年01期

10 林冠群;唐代吐蕃的僧相体制[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庆夫;陆离;;论吐蕃制度与突厥的关系[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陆离;;有关吐蕃太子的文书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陆离;;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源流辨析[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酿酒业简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熊子瑜;胡方;;拉萨话的调形分类和推导[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经》研究——同藏文大藏经本、梵文本和汉文本的语词比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8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9 王尧;;从《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在西藏看古代哲学思想的交流[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10 杨富学;王书庆;;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何杰峰;藏传佛教判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yN;“边玛墙”考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高洁;藏族天葬文化的伦理意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吴迪;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官却当周;藏族文献中的王臣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南杰多吉;吐蕃时期佛经目录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芳芳;云南迪庆藏族建筑门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欧阳波;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蒙放血和灸疗法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小霖;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与社会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查斌;从神圣走向世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楠;;吐蕃职官制度考论[J];中国藏学;1988年02期

2 王尧;陈践;;吐蕃职官考信录[J];中国藏学;1989年01期

3 熊文彬;;两唐书《吐蕃传》吐蕃制度补证[J];中国藏学;1989年03期

4 林冠群;唐代吐蕃的僧相体制[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5 陈国灿;唐朝吐蕃陷落沙州城的时间问题[J];敦煌学辑刊;1985年01期

6 林一璞;;西藏塔工林芝村发现的古代人类遗骸[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03期

7 王毅;;西藏文物见闻记(一)[J];文物;1960年06期

8 安旭;;西藏桑鸢寺主殿壁画略考[J];文物;1982年08期

9 索朗旺堆;侯石柱;;西藏朗县列山墓地的调查和试掘[J];文物;1985年09期

10 安瓦尔·巴衣图尔;克由木·霍嘉;;关于“吐蕃”一词的语源考证[J];新疆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文焕;;河西吐蕃文书中的“钵阐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星;寇甲;;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源流与艺术风格——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之三[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2 朱丽霞;;吐蕃盟誓中宗教因素辨析[J];西藏研究;2008年06期

3 马德;;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敦煌研究;2008年05期

4 罗桑开珠;;论佛教对吐蕃社会文化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焦自云;汪永平;欧雷;;关于吐蕃时期城市的几点思考[J];华中建筑;2012年06期

6 才让太;七赤天王时期的吐蕃本教[J];中国藏学;1995年01期

7 王皓浩;;吐蕃统治时期敦煌汉文便贷契问题小议[J];黑龙江史志;2014年03期

8 杨杨;;浅析吐蕃时期藏区僧人产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J];丝绸之路;2011年14期

9 陈炳应;从敦煌资料看儒学对吐蕃的深刻影响[J];敦煌研究;2004年04期

10 周毓华;;论吐蕃时期的政治与宗教关系[J];西藏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佛教研究的成果与问题[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罗桑开珠;;论佛教对吐蕃社会文化的影响[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党燕妮;;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民间佛教信仰[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马德;;从敦煌史料看唐代陇右地区的后吐蕃时代[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永宪;;吐蕃“赫面”习俗的考古学观察[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陆离;;有关吐蕃太子的文书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陆庆夫;陆离;;试论吐蕃统治郭煌的基层组织[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酿酒业简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9 王尧;;吐蕃文献叙录[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10 霍巍;;于阗与藏西:考古材料所见吐蕃时期两地间的文化交流[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亚莎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吐蕃系”绘画:印度-尼泊尔范本的直接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佐藤有希子 东京大学大学院·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刘晓东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译;毗沙门天像的图像形成于敦煌吐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陈兴碧;措美镇发现吐蕃时期珍贵文物[N];山南报(汉);2006年

4 记者 尕玛多吉;西藏:吐蕃时期壁画有新发现[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杨正林;墨竹工卡县唐加寺新发现吐蕃时期古壁画[N];西藏日报(汉);2013年

6 根秋多吉;穿过岁月的河流[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7 危兆盖;四川石渠县发现吐蕃时期石刻群[N];西部时报;2013年

8 记者 晓勇;我区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任务[N];西藏日报;2010年

9 达瓦次仁;形体优美 苍劲有力[N];西藏日报;2002年

10 撰稿 王婷;四川石渠县发现大规模吐蕃石刻群[N];中国文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屹;吐蕃时期藏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任小波;吐蕃盟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冯智;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国;盟誓与吐蕃社会[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2 益西曲珍;略论吐蕃时期王室女性[D];西藏大学;2011年

3 南杰多吉;吐蕃时期佛经目录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扎西才让;从古藏文文献看吐蕃教育发展形式[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黎同柏;吐蕃行政法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6 旦知介布;吐蕃时期盟会制文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才;吐蕃时期藏文文献中的盟誓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白占功;佛教在吐蕃的初期传播情况[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海红;公元7-9世纪吐蕃盟誓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田峰;吐蕃交通四题[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98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698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