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藏族僧官不属于土官考
本文选题:明代 切入点:藏族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僧职土官"或"僧职土司"是20世纪末提出的概念,此后"僧职土官"或"僧职土司"的称谓被广泛使用。通过对明代藏族僧官与土官体系、运行机制、职能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僧官和土官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隶属于不同的体系,享有不同的权力,担负不同的责任,具有不同的机构建置,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兼顾性,但这不能说明僧官就是土官。僧官和土官是两个不容混淆的实体概念。僧职土官是一个不存在的实体称谓。
[Abstract]:The concept of "Monk Tusi" or "Monk Tusi" was put forward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n, the term "Monk Tusi" or "Monk Tusi" has been widely us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ibetan monk official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function and so on in Ming Dynasty, it is expounded that monk official and local official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which belong to different systems, enjoy different powers and shoulder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There are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lthough in some way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monk official is a local official.Monk officials and local officials are two entity concepts that cannot be confused.Monk official is a nonexistent entity appell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时期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研究”子课题(08JJD850215)
【分类号】:K248;D69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权平;明代对西北地区实行的僧纲制度[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2 王继光;安多藏区僧职土司初探[J];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3 张治东;;明代藏区僧官制度探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波;;近十年来明清时期安多、康区藏族史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黄建年;;中国古代佛教寺院藏经楼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年03期
3 陈敏;谭燕亮;;敦煌会计文书的史料价值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4 李慧波;;一部很有特色的书——评白文固先生的《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5 曹晓飞;;浅谈佛教在我国西夏时期的传播[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时期司法制度初探[J];中国藏学;2006年01期
7 高启安;;敦煌的“团”组织[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8 陈大为;;敦煌龙兴寺与其他寺院的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9年01期
9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僧官的几个问题[J];敦煌研究;2005年03期
10 张文学;;中国大陆佛教女性研究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悦梅;;多元宗教文化影响下吐蕃职官管理制度的形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姜涛;后秦佛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卫;清代青海藏族社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晓聪;中国古代佛教法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6 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9 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高慎涛;北宋诗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航;明代内地藏传佛教民间流布考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赵旭国;明清时期甘南藏区农牧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永胜;明清时期河州地区农牧业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才让拉草;民国时期甘南藏区改土归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武海龙;明代洮州卫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韩烨;明代西宁卫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彩霞;明代岷州卫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贾霄锋;元明清时期西北与西南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蕾;明中央对川西北岷江上游藏区的治理[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徐强;汉唐佛教戒律传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继光;安多藏区僧职土司初探[J];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2 佐藤长,邓锐龄;明代西藏八大教王考(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现江;;先取西南诸蓄,后图天下——蒙古对藏彝走廊的军事征服[J];西藏研究;2005年04期
2 张治东;;明代藏区僧官制度探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郭福祥;;明代尚宝司、尚宝监与宦官专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4 尹树国;明代六科制度述略及简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5 汪崇{|;明代隆庆年间盐政状况分析[J];盐业史研究;2001年03期
6 马建民;吴建伟;;再论“满俊事件”[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高晓波;黄娜;;明代北京皇宫治安管理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郑宪春;;如何评价明末东江总兵毛文龙——对话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9 陈宝良;;明代妇女的生育之职及其相关习俗[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6期
10 蔡明伦;;从对立到合流:明代言官群体与宦官的互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包国滔;;论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的治监之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晓纪;;明代泉州府人才地理分布[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致元;;明代对凤阳府的灾蠲[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铭;;“西山八国”新考[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5 刘进宝;;佛教初传时期的北方社会——读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芮诗茗;;建国以来六朝佛教史研究概述[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澍;明代对河西走廊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0年
2 大连大学人文学院 胡凡;明代皇帝的家庭与帝位传承[N];光明日报;2002年
3 陈光荣;明代贵阳洪边土司宋氏的兴与衰[N];贵州政协报;2001年
4 田澍(作者系西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明代甘肃的屯田与马政[N];甘肃日报;2000年
5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明代帝王生活的真实写照[N];中国贸易报;2000年
6 记者 董昌俊;我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西藏日报;2006年
7 记者 施建华;青海省黄南州根顿群培研究学会成立[N];黄南报;2006年
8 王殿芝;古代帝王与法[N];中国档案报;2002年
9 赵云田;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董昌俊;我区14个申报事项榜上有名[N];西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闫春;《四书大全》的编纂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邓洪波;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李永菊;明代河南的军事权贵与士绅阶层[D];厦门大学;2008年
5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6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宗韵;明代家族上行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清良;明代钞关制度研究(1429-1644)[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艳娟;明代女性贞节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英;明代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士岭;试论明代的人口分布[D];郑州大学;2005年
4 陈昕;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何瑞军;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朝贡贸易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黄阿明;明代户部机构及其运作[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包诗卿;明代关羽信仰及其地域分布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毛雨辰;明代西北边镇边备及其得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萍;论明人饮食文化思想的转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6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0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