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及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4 22:09

  本文选题:课程内容 切入点:书院 出处:《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宋代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提倡"为己之学",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突出了四书五经的地位。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还有儒学大师的研究心得、诗赋、历史典籍、实用技术等。这些课程内容受宗教的浸润,同时还体现了一定人文性特点。
[Abstract]:The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Song Dynasty took the cultivation of Xixian as its duty, advocated "learning for itself", and emphasized both "entering morality" and "practicing karma".Therefore, 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stand out in the curriculum.In addition to the Confucian classics represented by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the course contents of the academies of the Song Dynasty include the research ideas, poems, historical books and practical techniques of the Confucian masters.The contents of these courses are infiltrated by reli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embody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ty.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乐山师范学院校级项目:“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课程内容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1167)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9.299;K2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霞;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杨星;;罗从彦之政治思想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雷戈;;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省思[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林济;;程敏政统宗谱法与徽州谱法发展[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6 王叙黄;;略谈游酢及其在安徽的事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贺为才;;作为生态文明界标的徽州村镇人居环境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张存智;任全录;孔斌;;“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宁夏涉农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10 吴欲波;;风水林探源与当代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进;;朱熹宗教观探析[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妍蓉;;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丁长江;李宏斌;李政;徐家宁;;整合化学学科课程内容,创新化学学科课程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黄石明;;论“乐”:泰州学派韩贞美学思想的审美模式[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郑梅钦;;宋代闽学家养生文化及其意义[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谢红;;毛泽东的《实践论》和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学说[A];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任建春;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课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韩子杰;培训机构课程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红涛;形成性评价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邢宇峰;宋代太学管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亚芳;严羽诗体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吴晓娟;海峡两岸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兆宏;;甘肃书院诸问题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布生;吴澄草庐讲学与书院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3 谭甲文;;宋代书院的管理模式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4 盛敏;;论古代书院教育的独特价值[J];大家;2011年05期

5 李弘祺;;书院的文化理想[J];博览群书;1998年08期

6 韩洁;;清末书院教育社团化初探[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7 张劲松;蔡慧琴;;基于教育视角的赣文化精神探究——以书院教育为例[J];黑龙江史志;2008年19期

8 王坤;王卫平;;清代苏州书院研究[J];中国地方志;2009年05期

9 龚抗云;;论湖南书院与湖南地方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杨轶男;;略论两宋书院与理学的传播[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岌;谢青;;王守仁书院教育思想浅谈[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2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江小角;;清代晚期书院教育的范例——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探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雷凤忠;郭大卫;;书院教育在兴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程禹文;;从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看阮元的办学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朱汉民;;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金鱼为;;江苏的古代教育与人才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杨龙;;江西的书院与书院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宇;四海孔子书院:一个孤独的样本[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永恒;书院,应该从中继承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记者 吕sァ∈迪吧,

本文编号:1711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11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6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