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社会危机应对问题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04 22:25

  本文选题:古代社会 切入点:历史学界 出处:《史学月刊》2015年12期


【摘要】:正一传统农战史研究的新视域中国古代社会危机及其政府应对,是个很有现实感的历史命题,是个从当代社会需要出发提出的新的认识视域。在这个命题下边,我们完全可以有诸多旧题新作的可能。譬如,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年代历史学界趋之若鹜的农民战争史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成了被冷落、被抛弃的话题,甚至都有点禁区的味道;而一旦我们把它纳入社会危机及其政府应对的视域去考察,就会是一个旧题
[Abstract]:It is a realistic historical proposition that the crisis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nd its government should be dealt with from the new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warfare. It is a new field of understanding set out from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Under this proposition, there are many possibilities for new works on old questions.For example, in all the "left-leaning" era of the "left-leaning" history of the history of peasant war researc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become a topic of neglect, abandoned, and even have a taste of the forbidden zone;Once we take it into accou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social crisis and how the government deals with it, it will be an old ques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尔康;从农民、地主的构成观察中国古代社会形态[J];历史研究;2000年02期

2 韩智;由“我”看中国古代社会的个体意识[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魏萍;从“贝”字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姚伟钧;从中国古代社会饮食观管窥中华文明[J];阴山学刊;2003年06期

5 陈淑卿;“中国东方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文史哲;2004年01期

6 孙广清;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J];中原文物;2004年06期

7 王欢;;中国古代社会中身份规则的结构化和制度化研究[J];史学集刊;2006年02期

8 胡瑞琴;;礼与中国古代社会[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利华;;“三才”理论: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思想纲领[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10 袁连;;中国古代社会的惧内现象[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花;;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夜市经济[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2 郝振楠;;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大事记[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3 邢铁;;独特的视角 独到的见地——谈毛泽东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认识[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4 边平恕;;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中的文艺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6 李先登;;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的契机[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7 方诗铭;刘修明;;奴隶制时代和中国古代社会——评《奴隶制时代》[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郭沫若;;作者寄言[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张野;赵东玉;;先秦“沉玉”风俗始末[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10 曹杰;;物权中心移转的历史考察——以个人主义为主线[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 陈宗玉;从彝语中的“旨”谈古代社会现象[N];贵州民族报;2014年

2 特约记者 韩f;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与多元文化交流[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记者 孙龙;我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全新探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李传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 卜宪群;腐败始于何时:大道既隐,,天下为家[N];检察日报;2014年

5 龚汝富;浅议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N];光明日报;2001年

6 马小红;古代社会的“平等”和“权利”[N];法制日报;2010年

7 王来和;书法古今谈[N];山西日报;2000年

8 金夏;《古俗新研》[N];甘肃日报;2002年

9 祝晓风;探索中国特色的古代社会[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潘晟;重构中国古代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芝;中国古代社会法理学存在之证成[D];云南大学;2012年

2 齐敏;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中西封建制度比较[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林明;科举制度对海南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成丽;中国古代官吏管理若干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董琰;中国古代教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杜刚;古代社会大国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俊成;中国古代社会主体居民与国家权力运行的历史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8 王勇;论马克思对摩尔根的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陈纪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与国家的产生[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婷;「女性zbれ」からみる日本古代社会における「女人禁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1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11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