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察会核程序探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01:20

  本文选题:清代 切入点:京察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09期


【摘要】:清代京官考察称为京察。不同品级官员京察方式不一,会核是中下级文官、笔帖式的京察形式。京察会核从制度规定上最大限度保障京察公允性,但执行过程中也不免流于形式,不能发挥相应的劝惩功能。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of Beijing officials in Qing Dynasty was called Jingcha.Different grades of officials in different ways, will be approved of the lower-level civil officials, the style of Beijing-style inspection.In the system regulation, the Beijing inspection committee can guarantee the fairness of Beijing inspection to the maximum extent, bu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impossibl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persuasion and punishment.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B380) 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002号)
【分类号】:D929;K2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继武;对男权的冲击和消解——论《聊斋志异》女权伸张[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张伟丽;;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徐时仪;;汉语惯用语“掉枪花”与“混腔水”考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陈德鹏;;咸丰帝的人格心理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5 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6 陈艳君;;明清徽商消费生活的儒雅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姚虹光;;由一枚出谱宝云咸丰当十钱,浅议从钱文变革到铸造大钱的衰落[J];安徽钱币;2008年04期

8 秦宗财;明清徽商的休闲生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董家魁;徽商衰落原因新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陈慧;;笔写满族 心系民族——以老舍《正红旗下》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源;;性别与权力:清代女性参与京控案再研究[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郗鹏;;清代岁贡生录取制度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团与地方社会——以江苏省教育会对万缘庵毁学案的处置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郗鹏;;清代拔贡生录取制度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冯贤亮;;舟船交通:明清太湖平原的环境与人生[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6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风俗——兼论传统风俗与传统社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永华;;清代推行教化与治理民间教门之关系试探[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9 谢金伶;;清末民初北京服饰的变化研究[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10 彭贵珍;;略论近代中国城市居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8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蕾;满族舒穆禄氏研究与资料整理[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品;太上皇体制与乾嘉之际权力运行轨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会会;清代顺康雍时期殿试策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晓松;清中期书画收藏热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6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苟海林;市场与区划:清代至民国江南市镇的区域建构与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治花;明清时期赣东北的社会动乱与族群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惠娟;晚清湘军的“三缘”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琳;许颖;;浅述清代荒政程序及措施[J];兰台世界;2009年21期

2 薛刚;;清代京官考核制度中的满汉差异问题[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8期

3 袁一堂;;清代钱荒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2期

4 刘厚生;陈思玲;;清代“功牌”小考[J];文史知识;1994年06期

5 赵慧峰;;幕客与清代社会[J];文史知识;1998年07期

6 张林;略论清代吉林的驿路交通及其对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J];东疆学刊;1999年04期

7 孔祥录;清代青海伊斯兰教产生教派的原因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8 刘为;清代中朝宗藩关系下的通使往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03期

9 董铁松;论清代今文经学的历史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张杰;清代尚贤xC卷所见蒙古旗人的社会生活[J];清史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两时段县级赋税GIS[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魏章柱;;清代台湾学校教育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3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韩大成;;赵南星小议[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6 南炳文;;王士琦的仕途终点和人品[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7 李先耕;;庚戌科场案与东林党争[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蒲霞;;论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运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9 常越男;;清代官员考课中的“四格八法”[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一谋;清代对人瑞有奖励[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朱玉宝;清代官员的任用制度(四)[N];中国人事报;2000年

3 陈易新;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钱振峰;乾隆与清代玉器[N];中国商报;2002年

5 杨红 刘鹏九;清代的卖地契约[N];中国档案报;2000年

6 王思治;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N];光明日报;2000年

7 黄开林;岚皋清代禁赌碑[N];陕西日报;2001年

8 马树康 夏维荣;清代喀什铸币小考[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0年

9 李国荣;清代殿试抑文重字之弊[N];中国档案报;2001年

10 主持人 李国荣;严防严惩:清代打击科场夹带作弊[N];中国档案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3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雪华;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黄海云;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至184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吴轶群;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周典恩;清代台湾拓垦中的族群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磊;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杨银权;清代甘肃士绅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秦兆祥;清代热河都统的设立与职能演化[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周之良;清代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宗萍;清代三峡腹地移民社会及其变迁[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支强;“西洋人传教治罪”条例论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高勇;清朝天花的防治和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康丽跃;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化涛;清代《孔子家语》研究考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群;冲突与调适[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4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24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