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参务管理制度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8-04-12 07:46

  本文选题:参务制度 + 急功近利 ; 参考:《理论学刊》2013年11期


【摘要】:人参是东北的三宝之一。清朝统一中国后,即将其纳入地方重要贡品之列,并由此形成相应的参务管理制度。清朝参务管理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大体经历了八旗分山制、盛京上三旗包衣采参制、招商采参制和官办参务等四种主要形态。在参务活动中,清朝最高统治者体现出急功近利思想、与民争利思想、地方官员贪污公款,中饱私囊的贪污腐败行为。
[Abstract]:Ginseng is one of the three treasures in Northeast China.After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 it was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important local tribut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system was formed.In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ginseng affairs in Qing Dynasty, there were four main forms: the system of dividing mountains by eight banners, the system of collecting ginseng by coating three banners in Shengjing, the system of inviting businessmen and the system of official management.In the activities of taking part in affairs, the supreme rulers of the Qing Dynasty embodied the idea of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gain, the idea of fighting for profits with the people, the corrupt behavior of local officials who embezzled public funds and fed their own pockets.
【作者单位】: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49;D6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郁楠;;清代雍正朝东北参场及采参管理特点[J];满族研究;2008年03期

2 李博;;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东北地区的私参活动[J];史学月刊;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艳波;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雪梅;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陈跃;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磊;论清代前期东北参务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影响[D];辽宁大学;2008年

2 王亮;清代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黄鹏旭;晚清绅商及其民族意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黄娜;满文档案编纂工作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刘Oz仕;清代盛京刑部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戴昌乐;清代三姓副都统衙门职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黎明;;试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管理制度[J];理论界;2008年12期

2 余小满;;试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管理制度变革[J];天中学刊;2009年06期

3 宫超;;宋代军需粮草管理中的惩罚制度探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殷琦;;浅论清代乾隆时期贪污腐败问题的成因[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5 赵彦昌;;唐代档案管理制度研究[J];档案管理;2008年06期

6 黄今言;;秦汉时期的武器生产及其管理制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7 黎虎;;论“吏民”的社会属性——原“吏民”之二[J];文史哲;2007年02期

8 周奇;;唐代国家对僧尼的管理——以僧尼籍帐与人口控制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03期

9 罗洪洋;;清代地方政府对黔东南苗区人工林业的规范[J];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10 石涛;;北宋地方减灾管理述略[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岱蒙;;董仲舒的“不与民争利”思想主张和当代社会价值[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2 金峰;;喇嘛教与蒙古封建政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3 马大正;郭蕴华;;《康熙谕阿玉奇汗敕书》试析[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4 吴建雍;;清前期榷关及其管理制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5 杜宇;孙敬明;;从有关铭刻看战国时期赵之兵器冶铸手工业[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6 张金奎;;明代卫所月粮制度浅论[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7 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地理志对长白山及水系的记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8 蔡家艺;;清代前期准噶尔与内地的贸易关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9 季坤;;明清徽商参与地方水利事业初探[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雅晶;;清代完颜氏和素事迹考[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国经;康熙统一台湾[N];中国档案报;2001年

2 晏路;康熙与在华传教士的科技活动[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轶名;康熙坚决粉碎“台独”[N];海峡时报;2000年

4 刘研;康熙爱民[N];中国档案报;2001年

5 李国荣;康熙巡幸[N];中国档案报;2001年

6 李国忠;康熙为李绍祖平冤[N];中国档案报;2001年

7 [乌鲁木齐] 杨常闻;康熙三题[N];新疆日报(汉);2001年

8 丁进军;康熙尚俭黜奢轶事几则[N];中国档案报;2001年

9 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勇;两岸满文档案破解“康熙行宫”之谜[N];光明日报;2009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 林乾;康熙何以垂泪废太子?[N];深圳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奇;唐代宗教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成积春;走向盛世的政治思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郭浩;汉代地方财政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武香兰;元代医政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杜怡,

本文编号:1738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38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