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学”构建的初步思考
本文选题:岳飞 + 岳飞学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摘要】:岳飞研究已经不是单一的史学研究对象,已经形成一门有特定内涵而外延在不断延伸扩大的专门学问。"岳飞学"的构建包括岳飞研究史的回顾与总结、岳飞文献的整理和编纂、岳飞生平本体研究、岳飞与南宋政治、岳飞与中国军事史、岳飞与中国爱国主义思想史、岳飞与中国民间信仰、历代岳飞题材文艺作品、岳飞后裔研究、海外岳飞研究等十个方面内容。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政府、学界及其民间力量共同努力建设。
[Abstract]:Yue Fei's research is no longer a single historical research object, but has formed a special knowledge with specific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Yue Fei study includes the review and summary of Yue Fei's research history, the collation and compilation of Yue Fei's literature, the study of Yue Fei's life, the politics of Yue Fei and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history of Yue Fei and Chinese military affairs, and the history of Yue Fei and Chinese patriotism thought.Yuefei and Chinese folk beliefs,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on Yuefei theme, descendants of Yue Fei, overseas Yue Fei, etc.Need to be organized, planned, the government, academia and its non-governmental forces to work together to build.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土唐人墓志历史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12BZS0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综合研究”(09YJA770054)
【分类号】:K24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8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兵;《容斋随笔》的民俗材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耀南;哲学批评学:定义、框架与必要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张涛;“河西学”的学科构建和初步设想[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周跃西;;略论构建一个色彩文化学学科[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赵颖;浅谈苏珊·巴斯内特翻译理论的两点误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李晋;;综述发展哲学学科构建问题[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李倍雷;梁玖;;比较艺术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年01期
7 谭洪刚;阳建雄;;论网络文学学科构建及其特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8 仲伟合;王斌华;;口译研究的“名”与“实”——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建构之一[J];中国翻译;2010年05期
9 晁成林;;区域文学廿年研究之总检讨——兼论区域文学学科构建的可能与瓶颈[J];社会科学家;2011年10期
10 张濯清;;浅谈“升级”后的美术学学科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园园;;序三[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丁德文;徐惠民;;海岸带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兼论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构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凌芳;;比较出版学学科构建问题探讨[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4 丁若洋;;资源气象的初步思考[A];江西省气象部门第二届高级工程师技术述职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5 洪时中;;弹簧-滑块模型、自组织临界现象(SOC)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黄笙闻;;对于黄帝图腾关陇族源的初步思考[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敦学;戴剑华;;关于提高法官队伍素质的初步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8 贺圣遂;;关于科学出版观的初步思考[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董嘉光;;构筑保山生态经济强市的初步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陆卫东;胡光祥;;安吉县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初步思考[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2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宁永玉;实施学科构建的创新[N];人民武警;2006年
2 陈述彭 周成虎;让信息在指尖传递[N];科技日报;2004年
3 武汉大学 刘纲纪 上海大学 谢晋(著名导演) 东南大学 凌继尧 上海大学 蓝凡 复旦大学 王振复 北京大学 彭吉象 厦门大学 易中天 福建师范大学 王耀华 上海大学 陈犀禾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林少雄教授 供稿;艺术学:正名、底,
本文编号:1745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4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