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政治文化与国家集权经济体制
本文选题:秦国 + 集权性 ; 参考:《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摘要】:秦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是高度集权的"以官统民"、"兵民合一"的国家集权经济体制,它以高度集权和全面的国家操控为特征。秦国的政治文化,是以绝对的君主集权为最高政治准则,是臣民以无条件服从君主意志为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以"贵奋死"的勇气,积极参与国家的农战政策。这种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在客观上与高度集权的国家经济体制相适应,保障和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强化了国家动员能力,使秦国在战国末年的统一战争中取得巨大的实力优势。秦统一六国实属必然。
[Abstract]:Qi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is a highly centralized state economic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high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and comprehensive state control. Qin's political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absolute centralization of the monarch as the highest political norm, the subject's unconditional obedience to the monarch's will as the core, and the courage of "exorbitant death"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country's agricultural war policy. The value concept of this political culture is objectively adapted to the highly centralized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which guarantee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s the ability of the state to mobilize. Qin made great superiority in the unification war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ix Kingdoms of the Qin Dynasty is inevitabl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分类号】:K233;D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金光;;秦官社经济体制模式典型举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田延峰;;论秦国的经济社会转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金光;;“仁政”:生存政府保障论——战国、秦官社经济体制下的农民道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之二[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张金光;;“均平第一”:官社土地资源配置与产品分配中的道德铁律——战国、秦官社经济体制下的农民道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之三[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张金光;;战国及秦:国家索取制度的形成与定型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张金光;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J];文史哲;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4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任光宣;;儒家思想的遥远回声——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与孔孟思想[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光;;实践历史学——历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张金光;银雀山汉简中的官社经济体制[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3 张金光;;秦官社经济体制模式典型举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张金光;;秦赀、赎之罚的清偿与结算问题——里耶秦简JI(9)1~12简小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田延峰;;论秦国的经济社会转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张金光;;生存权第一:一个根本的道德律令——战国、秦官社经济体制下的农民道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之一[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张金光;;“仁政”:生存政府保障论——战国、秦官社经济体制下的农民道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之二[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张金光;;“均平第一”:官社土地资源配置与产品分配中的道德铁律——战国、秦官社经济体制下的农民道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之三[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李昭和;莫洪贵;于采芑;;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2年01期
10 ;银雀山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J];文物;198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顺;;范雎败在用人腐败上[J];工业审计;2005年02期
2 景熙渝;曹年裕;;百里奚认妻[J];音乐生活;2008年05期
3 王淳;;秦国早期婚姻习俗及其对后世政治势力和政治变革的影响[J];南都学坛;2008年06期
4 孙红连;;《战国策》中秦、齐国君主形象之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永宁;;商鞅之死[J];含笑花;2010年01期
6 王潇然;;秦俑的背影[J];国学;2011年05期
7 徐敬龙;;商鞅法家思想的产生与建构[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齐廉允;;齐亡秦兴的政治制度因素探讨[J];管子学刊;2011年02期
9 贺润坤;;云梦秦简《日书》“寓人”“寄者”“寄人”身份考[J];文博;1991年03期
10 杨树培;;想起商鞅[J];吐鲁番;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连庆;;魏晋时期盐铁事业的恢复和发展[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2 钱荣贵;;旷世奇书《吕氏春秋》的编辑思想[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张润泽;;纵横家与赵文化[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董耀会;;论秦始皇长城的创建与边地开发经营[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3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王子今;秦国女权的演变[N];光明日报;2002年
2 翔闻;士不产于秦 而愿忠者众[N];吉林日报;2001年
3 蔡仁照;从秦国军功制度看荣誉激励[N];解放军报;2009年
4 各界导报社副总编辑 赖甫跃;管理出国力[N];各界导报;2011年
5 王冉;秦昭王灭义渠与秦统一的关系[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姚怀亮;“秦风楚韵”探析(二)[N];商洛日报;2009年
7 马执斌;“焚书坑儒”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曾志杨;秦始皇的逐客与美国人的逐物[N];中国工业报;2009年
9 专栏作家 五岳散人;秦朝的成功与灭亡[N];经济视点报;2010年
10 何炳棣;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N];金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芮方;周代爵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明月;东周时期的立法与司法[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琴;论楚顷襄王其人其事与历史功过[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芮方;秦国君位继承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勇;秦道路交通发展的军事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王果然;秦迁都与强盛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淳;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与其变法统一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6年
6 李权;战国简牍所见秦国农官制度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7 唐明亮;秦国无世族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佳梦;秦移民及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梁媛媛;战国时期秦国民族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邓俊生;秦国与西戎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92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9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