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冲繁疲难”制度之调整
本文选题:“冲繁疲难”制度 + 调整 ; 参考:《安徽史学》2014年03期
【摘要】:雍正九年,经广西布政使金抴奏请,清廷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这不仅为划分地方官缺等级提供了一套全面、合理的操作标准,使延续近两千年的地方行政等级制度臻于完善,也对清代地方道、府、厅、州、县官员的选任、行政素质的改善以及选任权力的分配,产生深远影响。任何制度的形成均有一个调整完善的过程,"冲繁疲难"制度亦不例外。除单个省份不定时期的"个别调整"外,由朝廷颁布谕旨,下令各省"统一调整"者就有三次,分别发生在雍正十二年、乾隆六年和乾隆十二年。除了时间上的不同,三次调整在原因、内容、过程及特点等方面亦迥然有别。这是"冲繁疲难"制度从初定走向成熟的动态变化过程。而"互换"条例的订立,又为维持选任制度和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奠定了制度基础。
[Abstract]:Yongzheng nine years, by Guangxi political Jin more than invited, the Qing Dynasty formulated a "complex fatigue" system. This has not only provided a set of comprehensive and reasonable operating standards for the division of local government posts, and improved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which lasted nearly 2000 years, but also selected and appointed local officials from the prefectures, prefectures,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improvement of administrative qual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ed power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any system has a process of adjustment and perfe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individual adjustment" in the indefinite period of a single province, the oracle issued by the court order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unified adjustments" in each province, which occurred in the twelfth year of Yongzheng, six years of Qianlong and twelve years of Qianlong. In addition to the time difference, the three adjustments are different in reason, cont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This is the dynamic change process of the system from initial to ma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wap" regulations laid a foundation for maintaining the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the elective system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元明清时期辽宁地方机构演变研究》(L13CZS0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振国;;清代道、府、厅、州、县等级制度的确定[J];明清论丛;2011年00期
2 董枫;;清代府县级行政单位划等问题的再审视——以乾嘉时期浙江省县级单位划等情况的讨论为例[J];历史地理;2011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振国;;清代道、府、厅、州、县等级制度的确定[J];明清论丛;2011年00期
3 傅林祥;;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02期
4 傅林祥;;政区·官署·省会——清代省名含义辨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1期
5 徐忠明;;内结与外结:清代司法场域的权力游戏[J];政法论坛;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赵峗;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D];复旦大学;2005年
6 侯俊云;雍正朝东南海疆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房政;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D];复旦大学;2008年
8 肖宗志;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仪;清代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李元鹏;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十庆;清代的引见制度[J];历史档案;1988年01期
2 王澈;雍乾时期地方官缺史料(上)[J];历史档案;1992年04期
3 ;雍乾时期地方官缺史料(下)[J];历史档案;1993年01期
4 张振国;;清代地方佐杂官选任制度之变革[J];历史档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何平;清代的官缺制度[J];文史杂志;1990年01期
2 王澈;雍乾时期地方官缺史料(上)[J];历史档案;1992年04期
3 傅永忠;择官[J];中国审计;2000年05期
4 ;雍乾时期地方官缺史料(下)[J];历史档案;1993年01期
5 张振国;;论清代“冲繁疲难”制度之调整[J];安徽史学;2014年03期
6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官本位下的冗官现象[N];深圳特区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建华;明代官冗与官缺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94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79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