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楚蛮与西周初年的楚国

发布时间:2018-04-26 22:24

  本文选题:三苗 + 楚蛮 ; 参考:《华夏考古》2013年01期


【摘要】:传说时代,江汉地区的古代居民为古三苗,三苗灭亡后,其遗裔在商周时代形成了楚蛮部族。商代楚蛮分布在以丹江库区为核心的鄂豫陕交界地区和汉东地区。西周初年,熊绎受封立国于楚蛮之地,汉东地区与楚国初封无关,则西周初年的楚国当在丹江地区,与丹淅说相合。
[Abstract]:According to legend, the ancient inhabitants of Jianghan area were the ancient three Miao, and after the three Miao died, their descendants formed the Chu Man tribe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In Shang Dynasty, Chu Man was distributed in the border area of Hubei, Henan and Shaanxi with Danjiang reservoir area as the core and Han Dong area.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Xiong Yi was founded in the land of Chu, and the Han-Dong region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itial seal of the State of Chu, then the State of Chu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in the Danjiang region, which coincided with Dan Zhe's theory.
【作者单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05JJDZH244)系列成果之一 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项目编号NK11)资助
【分类号】:K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春;宜昌地区长江沿岸夏商时期的一支新文化类型[J];江汉考古;1984年02期

2 石宗仁;苗族与楚国关系新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3 李龙章;江汉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族属考[J];江汉考古;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长江三峡地区文物考古的回顾与展望[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尹盛平;猃狁、鬼方的族属及其与周族的关系[J];人文杂志;1985年01期

3 张智彦;楚文化与老庄哲学[J];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02期

4 陈连开;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王锡平;胶东半岛夏商周时期的夷人文化[J];北方文物;1987年02期

6 齐秀生;;先秦人才为宝思想述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王毅;蜀文化发展渊源的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8 张为民;黄帝族源东夷说[J];东方论坛;2001年02期

9 谷建祥 ,贺云翱;中国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体系中不同文化圈之形成与交融[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10 黄宁生;文化遗址叠置系数及其环境意义[J];大自然探索;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简论炎帝族与黄帝族的关系及其所代表的考古文化[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永琴;潘庆梅;;百年来炎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崔冠华;;“五帝”的起源及在春秋时的历史遗留[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巩启明;巩文;;论仰韶文化居民的埋葬制度[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5 杨虎;;关于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几个问题[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C];198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秀;中西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2 周群英;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高分辨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4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文安;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方卿;专制与秩序[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永盈;《九歌》音乐特色之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燕英;从考古资料看楚、越文化关系[D];厦门大学;2007年

3 董兵;商代军队编制与兵种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4 王涛;万州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李丽娜;试论豫北三义寨遗址龙山文化[D];郑州大学;2002年

6 杨树刚;早期夏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7 胡进驻;东周郑韩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孙伟龙;徐国铜器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铁峰;秦国富强及东并六国之地理环境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楚小龙;二里头文化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2 卢德佩;当阳磨盘山西周遗址试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4年02期

3 林春;宜昌地区长江沿岸夏商时期的一支新文化类型[J];江汉考古;1984年02期

4 李龙章;浅议石家河文化[J];江汉考古;1985年03期

5 张绪球 ,何德珍 ,王运新 ,王宏 ,朱江松 ,刘昌银 ,孟世和 ,柳勇 ,熊学斌 ,周文 ,代修正 ,王福英 ,肖玉军;钟祥六合遗址[J];江汉考古;1987年02期

6 罗彬柯;略论河南发现的屈家岭文化——兼述中原与周围地区原始文化的交流问题[J];中原文物;1983年03期

7 张之恒;;试论大溪文化[J];江汉考古;1982年01期

8 李龙章 ,彭明祺 ,向绪成 ,王然;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J];江汉考古;1983年03期

9 李龙章;从划城岗中一期遗存看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J];江汉考古;1987年04期

10 周星;歩兜与三苗[J];江汉论坛;198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家湘;;尧舜时代的南方开发与豢龙氏驯马[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龙海清;屈原族别再探——并答夏剑钦同志[J];江汉论坛;1983年03期

3 陈茂昌;朱辅非“南宋末年人”辨[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尹弘兵;;禹征三苗与楚蛮的起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刘玉堂,李安清;关于三苗若干问题的辨析——兼论新石器时代江汉地区居民的族属及其社会状况[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2期

6 刘玉堂;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J];江汉考古;2001年01期

7 周星;歩兜与三苗[J];江汉论坛;1983年12期

8 平心;“四凶”小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9 尹弘兵;;周昭王南征对象考[J];人文杂志;2008年02期

10 郭伟川;;古“三苗”新考——兼论“三苗”与南方诸族及楚国之关系[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达钦;;浙江缙云黄帝传说研究[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2 吴心源;;屈原生卒年新考[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有鹏;;古代禅让政治的文化理想——关于中国神话传说的尧舜禹时代[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任崇岳;;炎黄二帝与华夏族的形成[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肖 晓;荆楚文化的产生与楚辞[N];西部时报;2006年

2 薛滨;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N];中国贸易报;2005年



本文编号:180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0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