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商籍改革对科举公平性的追求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18-05-02 01:15

  本文选题:乾隆年间 + 商籍改革 ; 参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06期


【摘要】:清承明制而设立商籍,主要为便利异地盐商子弟参加科考,但商籍科举取中率较高,遂引发冒占商籍现象不断加剧。乾隆年间,"冒籍"已呈泛滥之势。为维护科举公平,乾隆以根治商籍优于民籍的弊端为核心对商籍制度进行了一次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改革。这次改革,标本兼治,冒籍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至咸同时期,战争频仍,为得盐商鼎力支持,清廷再次大规模增广商籍学额。这是商籍制度演进中的严重倒退,也使科举公平管理终因难以摆脱政治利益之牵制而举步维艰。
[Abstract]: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children of salt merchants from different places to take part in the scientific examination, the commercial register was established in the Qing Dynasty, but the rate of tak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the commercial register was higher, which led to the increasing phenomenon of taking up the commercial register. 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 the "impersonation" had taken on a flood tren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fairnes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Qianlong carried out a wide-ranging and far-reaching reform on the system of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at the core of radical cure of the malpractice of commercial nationality over that of the people. This reform, both symptoms and symptoms, the phenomenon of fraud has been contained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n the same period, war frequently, for the salt merchants support, the Qing Dynasty again large-scale expansion of business places. This is a serious retrogression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business register system, and it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o manage fairly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rid of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明代两淮盐场社会问题及其应对研究”(2013M53166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东南沿海灶户民间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3BZS083)
【分类号】:K249;D6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许敏;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的徽商[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王成;明清时期徽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贡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石云生;;占籍制度与明代的流移人口[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卞利;;20世纪徽学研究回顾[J];徽学;2002年00期

5 许敏;论晚明商人侨寓、定居化趋向与社会变迁[J];江海学刊;2002年01期

6 杨世铁;周生杰;;略论明清徽商参与文化事业的人文意义[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吕小琴;;论明清盐商子弟科举考试中的商籍管理[J];考试研究;2013年03期

8 曹永宪;;康熙帝和徽商的遭遇——以歙县岑山渡程氏为中心[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0年00期

9 冯筱才;从“轻商”走向“重商”?——晚清重商主义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10 陈长文;;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的意义及现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2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刘士岭;大河南北,斯民厥土:历史时期的河南人口与土地(1368-1953)[D];复旦大学;2009年

4 张玲;宋代铺户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飞;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与迁徙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D];南昌大学;2007年

3 李艳芝;明朝户籍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芳正;民国时期上海徽州茶商与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远霜;论徽商对清初扬州词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晖;;乾隆弄不明白[J];领导文萃;2008年24期

2 朱晖;;乾隆弄不明白[J];意林;2009年02期

3 青丝;;乾隆年间的皇孙诈骗案[J];半月选读;2010年03期

4 曹冀鲁;乾隆年间北京的高温记载[J];北京档案;1999年08期

5 陈铮;清代前期河南农业生产述略[J];史学月刊;1990年02期

6 苑洪琪;清乾隆帝的长寿与膳食[J];历史档案;1993年04期

7 叶志如;乾隆年间内务府官当史料选[J];历史档案;1985年04期

8 乔治忠;《四库全书总目》清代官修史书提要订误[J];史学集刊;1990年01期

9 卢金玲;刘正刚;;乾隆时期的粤海关腐败案[J];江苏商论;2006年01期

10 朱宗宙;;乾隆南巡与扬州[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裕谨;;清乾隆年间皇家工程的赔修[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2 乌仁其其格;;清代大青山各沟煤矿业概述——以归化城副都统衙门矿务档案为例[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3 关孝廉;;《满文老档》特点及其史料价值[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周绍泉;;“温、安”辨[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5 刘德鸿;;乾隆时满族统治阶级的腐朽与“八旗生计”[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6 吴建雍;;清前期榷关及其管理制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7 庄吉发;;文献足征——《满文原档》与清史研究[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8 吴建雍;;清代北京的粮食供应[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9 方群达;;天地会创始人提喜和尚身世考[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韩茹;;阿桂与缅甸之战[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锡晋斋隔扇发现乾隆年间墨迹[N];北京日报;2006年

2 曹树蓬;乾隆年间宜川洛川虎患[N];延安日报;2010年

3 牛创平;乾隆年间“大乘教”真邪[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郝时远;“安番众而靖海疆”[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郑友消;香妃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昀冰;乾隆年间的伪币案[N];重庆日报;2002年

7 张菲娜;华夏文明的“衣冠之治”[N];中国审计报;2006年

8 林盛发;古碑里的漳台码(下)[N];闽南日报;2011年

9 李长风;寻访“金瓜贡茶”原产地[N];云南日报;2006年

10 卫世新;揭开《弟子规》作者生平之谜[N];山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庭;税关与商品流通[D];南开大学;2009年

2 黄海云;清代广西汉文化传播研究(至1840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宋军令;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的传种及其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吴海波;清中叶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5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杨洪林;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清移民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敖拉;从《旧满洲档》到《满文老档》[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10 林荣琴;清代湖南的矿业开发[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振山;乾隆二十六年(1761)山东黄河运河水灾及其救治[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葛沙沙;乾隆年间的甘肃捐监冒赈贪污案述论[D];兰州大学;2012年

3 栾威;中朝贡使制度研究(1637-1840)[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姜海燕;清代江西的粮食运销[D];南昌大学;2006年

5 沈冬丽;17世纪末——19世纪初苏州书坊刻书[D];复旦大学;2009年

6 任燕翔;乾隆时期清朝对缅政策述论[D];山东大学;2007年

7 郝红暖;地域环境与慈善组织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齐德舜;清乾隆攻打川西北大小金川战役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冯延淑;清代河南的商业市场[D];郑州大学;2009年

10 王春艳;营口开埠前的清代辽东商人[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1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831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